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63394-02-5

63394-02-5

中文名称 硅橡胶
英文名称 SILICONE RUBBER
CAS 63394-02-5
更新日期 2024/06/03 10:26:27
63394-02-5 结构式 63394-02-5 结构式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硅橡胶
多結晶矽
氰硅橡胶
硅酮橡胶
硅(氧)橡胶
聚硅氧烷-11
硅酮橡胶,硅(氧)橡胶
英文别名
silastic1603
polysilicone
dowcorning999
dowcorning795
dowcorning790
dowcorning3120
dowcorning3112
dowcorning3110
SILICONE RUBBER
POLYSILICONE-11
所属类别
分析化学:常用分析试剂

物理化学性质

Dielectric constant3.2(Ambient)

安全数据

危险性符号(GHS)
GHS07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描述H319
WGK Germany3
RTECS号TQ2700000

应用领域

用途1
用于制造耐高温绝缘密封、医用材料、高压电缆、粘合剂、精密模具、隔离胶等

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

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是分子主链中含有硅氧结构的一种合成橡胶、半无机高分子弹性材料,它是由双官能团有机硅单体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后缩聚而成。
硅橡胶
硅橡胶在外观上很像普通橡胶,但硅橡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弹性。在-60~300℃范围内保持原有的特性。高温下被压缩时收缩性很小,外力解除后又恢复原状。硅橡胶按硫化方法分为热硫化型和室温硫化型,后者发展速度较快。
硅橡胶存在分子极性低,疏水性强,物理性能较差等缺陷,因此对其进行改性研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为适应特殊用途需求,需使用特种性能的硅橡胶,如导电硅橡胶、导热硅橡胶、耐热橡胶、耐油硅橡胶、屏蔽性硅橡胶、阻燃硅橡胶、阻尼硅橡胶、绝缘硅橡胶和海绵硅橡胶等。

概况
外观: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弹性体,无味无毒          相对密度:0.95—1.40
工作温度范围:-100—+300℃                       分子量:约(4~8)×105
基本结构式:
结构式
式中:式中R1,R2为 CH3、C6H5、 CF3CH2CH2、CNCH2CH2。R3 为 CH3、C2H3
特点:硅橡胶不与氧、臭氧作用,所以不会老化,也不受紫外线和其他电荷放电的影响。硅橡胶具有耐火、耐水性能,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类和碳氢化合物之中,但在烷烃、芳烃化合物中发生溶胀现象,在强酸强碱中不丧失原有的性能,它无毒、无味,具有生理惰性。
分类
硅橡胶按其硫化特性可分为热硫化(HTV)型硅橡胶和室温硫化(RTV)型硅橡胶
1.HTV型硅橡胶
HTV型硅橡胶(又称高温硫化型硅橡胶)是产量较大、应用广泛的一类硅橡胶。可分为甲基硅橡胶、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腈硅橡胶和氟硅橡胶等。HTV型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生理惰性、电气绝缘性能、耐臭氧性、耐气候化性、憎水性和防潮性等。
2.RTV型硅橡胶
RTV型硅橡胶是一种端基含羟基或乙酰氧基的硅橡胶,其Mr较低,通常呈黏稠状流,可室温硫化.分为单组分RTV型硅橡胶和双组分RTV型硅橡胶。完全硫化的制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介电性能,但其力学强度较低,可用于浇铸和涂敷胶料。
生产
硅橡胶按硫化方法分为热硫化型和室温硫化型,后者发展速度较快。
室温硫化硅橡胶是含端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乙氧基硅氧烷的共混物,不须加交联剂,它可添加1%~15%的催化剂(例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后,室温下经过4~24h即可固化为弹性硅橡胶。
加热型硅橡胶制法是:向分子量较大的线型二甲基多硅氧烷中混入微细粉状硅胶等填料,再用过氧化苯甲酰处理而制得。当二甲基多硅氧烷用过氧化物处理时,甲基上失去氢原子而产生碳自由基,通过自由基偶合而发生交联。由于有机硅分子间引力小,不加填料的硫化硅橡胶,其抗张强度甚小,为了得到具有实用性强度的硅橡胶,需加入对硅分子具有强亲和力的填料进行补强。
改性
改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使用的手段以及对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善效果有限。
物理改性:主要包括与其它高聚物共混改性与填充改性。共混改性有利于补充单一组分的不足, 目前,橡胶材料的共混改性是改善单一材料性能不足的有效方法。填充改性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高聚物的物理机械能,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或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共混改性与填充改性都具有方法简单灵活的优点。
用途
生活用途:可用作电线、电缆、金属制件保护层、隔热保护涂层、垫件密封件,防震件等。
密封制品: 密封制品有汽车发动机曲轴后密封圈、燃油泵密封件、空调压缩机密封件、电位器绝缘衬套和灌封材料等。
医疗器械: 利用它的生理惰性、无毒、不使人过敏的特性,可作为理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制造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肺、人工食管及整复外科材料等。
参考资料
[1]王大全 主编.精细化工辞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第246页.
[2]吴世敏,印德麟 主编.简明精细化工大辞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袁运开,顾明远 主编.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化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4]王香爱,张洪利. 硅橡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2012,09:44-48.
[5]涂婷,陈福林,岑兰,周彦豪. 硅橡胶的物理改性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10,02:77-82.
[6]安家驹 主编;包文滁,王伯英,李顺平 合编.实用精细化工辞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3394-02-5" 相关产品信息
36635-61-7 7188-38-7 14542-93-9 645-96-5 39687-95-1 2999-46-4 7440-21-3 276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