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59-73-0
中文名称
苦皮藤素
英文名称
2H-3,9a-Methano-1-benzoxepin-4,5,6,7,9,10-hexol,5a-[(acetyloxy)methyl]octahydro-2,2,9-trimethyl-, 4,6,7,10-tetraacetate5-benzoate, (3R,4R,5S,5aS,6R,7S,9S,9aS,10R)-
CAS
116159-73-0
分子式
C32H40O14
分子量
648.65
MOL 文件
116159-73-0.mol
更新日期
2025/08/18 14:16:21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苦皮素J苦皮藤素
英文别名
CelangulinAngulatinJ
CelangulinQ: What is Celangulin Q: What is the CAS Number of Celangulin
2H-3,9a-Methano-1-benzoxepin-4,5,6,7,9,10-hexol,5a-[(acetyloxy)methyl]octahydro-2,2,9-trimethyl-, 4,6,7,10-tetraacetate5-benzoate, (3R,4R,5S,5aS,6R,7S,9S,9aS,10R)-
所属类别
化学农药原药:杀虫剂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状苦皮藤素纯品为一白色无定形粉末,无挥发性,对光热较稳定。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苦皮藤对高等动物安全,小白鼠按6000毫克/千克的剂量口服根皮粉,未见有明显中毒症状; 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 对鸟类、水生动物、蜜蜂及害虫主要天敌安全。对部分鳞翅目、直翅目及鞘翅目害虫有高效。主要作用方式是胃毒作用,无触杀及熏蒸作用。
沸点668.9±55.0 °C(Predicted)
密度1.34±0.1 g/cm3(Predicted)
酸度系数(pKa)13.12±0.70(Predicted)
应用领域
用途1
苦皮藤素是具胃毒作用的植物源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花椰菜、白菜等蔬菜上的菜青虫(Pieris rapae)、芜菁叶蜂幼虫(Athaliaflacca); 水稻上的稻苞虫(Parnara guttuta)、粘虫(Mythimna separata); 国槐、龙爪槐等绿化树上的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幼虫; 瓜类作物上的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防治鳞翅目幼虫应在3龄前施药,将90%的根皮可湿性粉剂稀释150倍或20%的提取物乳油稀释500~600倍喷雾,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此外,按粮食重量0.4~0.6%的根皮粉拌入粮食中可有效地控制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米象(Sitophilus oryzae)危害。常见问题列表
杀虫剂
苦皮藤素(通用名称:celangulin)是从卫矛科南蛇藤属的一种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 Max)中提取得到的一系列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类化合物,其中杀虫活性最高的是苦皮藤素V。
1980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吴文君课题组对杀虫植物苦皮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88年从苦皮藤中分离到第一个非生物碱杀虫活性化合物——苦皮藤素I,为7取代的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以此为突破口,在杀虫活性指导下先后从苦皮藤根皮和叶子中分离出苦皮藤素II、III、IV和V等一系列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类化合物。1991年河南化学研究所汪茂田等报道了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到杀虫化合物angulatin A,吴文君等后来通过进一步的单晶衍射证实1994年报道的苦皮藤素V(celangulin V)与angulatin A为同一结构。
苦皮藤素对害虫具有较强的拒食、麻醉和胃毒作用,多用于蔬菜、茶树、果树、桑树、棉花等作物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及家畜寄生虫、卫生害虫等的防治。阻断昆虫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的传导及对钙通道的抑制可能是麻醉成分苦皮藤素IV的主要作用机理;而和昆虫中肠肠细胞的特异性受体V-ATP酶H亚基结合,从而破坏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毒杀成分苦皮藤素V的主要作用机理。
鉴于苦皮藤素V的高杀虫活性及其在植物材料中含量高,吴文君课题组和赵天增课题组分别研制了以苦皮藤素V为主有效成份的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并分别申请了专利。2010年河南省新乡市东风化工厂获得苦皮藤素母药的正式登记(PD20101575),另有5家公司获得苦皮藤素水乳剂的正式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