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149508-90-7

149508-90-7

中文名称 硅氟唑
英文名称 SIMECONAZOLE
CAS 149508-90-7
分子式 C14H20FN3OSi
分子量 293.41
MOL 文件 149508-90-7.mol
149508-90-7 结构式 149508-90-7 结构式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硅氟唑
硅氟唑 标准品
甲苯中硅氟唑标准品
英文别名
f-155
Sanlit
Mogarit
Sipconazole
SIMECONAZOLE
Simeconazole [iso]
Simeconazole solution
SIMECONAZOLE STANDARD
simeconazole (bsi, pa iso)
Simeconazole@1000 μg/mL in Acetone
所属类别
化学农药原药:杀菌剂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118-119°
沸点434.1±55.0 °C(Predicted)
密度1.20
储存条件0-6°C
酸度系数(pKa)13.09±0.29(Predicted)

安全数据

危险性符号(GHS)GHS hazard pictograms
GHS07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描述H302
危险品标志Xn
危险类别码22
毒性LD50 in male, female rats (mg/kg): 611, 682 orally (Tsuda)

常见问题列表

简介

硅氟唑(simeconazole),试验代号 F-155、SF-9607、SF-9701商品名称Mongari、Patchikoron、Sanlit。 是日本三共化学开发的新型含硅和氟三哗类杀菌剂。 其他名称 sipconazole。

理化性质

硅氟唑纯品为白色结晶状固体。熔点118.5~120.5℃。燕气压5.4X10-2mPa(25℃), KowlgP=32。水中溶解度为57.5mg/L(20℃)。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应用

(1)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水稻、小麦、苹果、梨、桃、茶、蔬菜、草坪作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2)防治对象:能有效地防治众多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对各类白粉病 黑星病、锈病、立枯病、纹枯病等具有优异的防效。
(3)使用方法:种子处理,以4~10g(a.i)/100kg处理小麦种子,可有效地防治散黑穗病 以50~100g(a.i.)/100kg种子,可防治大多数土传或气传病害,如白粉病、立枯病、纹枯病和 网斑病病;使用剂量通常为25~75g(a.i)/hm2。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50~100g (a.i.)/hm2。

作用机理

硅氟唑主要作用机理是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明显提高作物产量。

合成方法

硅氟唑的合成是以氟苯为原料,经如下反应即可制得目的物:
硅氟唑的合成

毒性

急性经口LD50(mg/kg):雄大鼠611,雌大682雄小鼠1178,雌小鼠1018。雄性和雌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对免皮肤和眼睛无刺激。大鼠急性吸入 LC50>5.17mg) ADI值0.0085mg/kg。Ames 均为阴性。对大鼠、兔无致畸性。

"149508-90-7" 相关产品信息
60207-90-1 83657-24-3 76674-21-0 107534-96-3 66246-88-6 131983-72-7 55219-65-3 94361-06-5 86598-92-7 133855-98-8 125225-28-7 119446-68-3 76714-88-0 88671-89-0 291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