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4-89-1
中文名称
超氧化物歧化酶
英文名称
Superoxide dismutase
CAS
9054-89-1
分子式
NULL
更新日期
2025/10/24 14:54:15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酵素超氧化物
超氧歧化
奥古蛋白
超氧歧化酶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酶(猪)
过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英文别名
SODSOD1
SOD-3
hrSOD
EC-SOD
rh-SOD1
Cuprein
ORGOTEIN
Ontosein
Ormetein
所属类别
生物:重组蛋白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主要作用是能专一清除体内的超氧阴离子O-2,以解除氧阴离子氧化体内的成分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其半衰期短,通常仅有6~10min。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细胞膜、口服易受蛋白不解酶作用而失活。所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该酶系一种酸性蛋白质,较稳定,能耐热。Ph7.6~9时稳定,ph6以下和12h以上不稳定。特别是在ph2以下极度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无免疫调节及镇痛作用,也不影响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其半衰期短,通常仅有6~10min。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细胞膜、口服易受蛋白不解酶作用而失活。所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该酶系一种酸性蛋白质,较稳定,能耐热。Ph7.6~9时稳定,ph6以下和12h以上不稳定。特别是在ph2以下极度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无免疫调节及镇痛作用,也不影响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储存条件2-8°C
溶解度在含有 0.1 mM EDTA 的 0.05 M 磷酸钾缓冲液,pH 7.8 中易溶解,浓度为 5 mg/mL。
形态powder
颜色blue-gray
PH值7.8
生物来源human erythrocytes
水溶解性water: 20mg/mL
aqueous buffer, pH 7.5: soluble
aqueous buffer, pH 7.5: soluble
Specific Activity2,000-6,000units/mg protein (biuret)
应用领域
用途1
用于生化研究,临床上常用作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用于防衰老。用途2
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综合征。也可用于断肢再植、整形、美容及肾、肝、心脏等器官的保护和移植等手术过程。但糖尿病、肝炎、尿毒症患者忌用。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药物,含醇制剂、金属盐和抗生素类药物配伍。肌注,一次8mg,每周2~4次;关节腔内注射,一次4mg,每2周1次;放射性后遗症,深部肌注,一次4mg,放疗后半小时注射。
制备方法
方法1
以牛红血球为原料,洗涤后分离去除血红蛋白,再经柱层析、透析精制得产品。方法2
收集、乳洗取新鲜猪血,离心,除去黄色血浆,红细胞用氯化钠溶液(9g/L即0.9%)离心洗浮,除去洗浮液,反复清洗3次,得干净红细胞。新鲜猪血离心除血浆→收集红血球NaCl洗3次→洗浮干净红血球
溶血、去血红蛋白在温度50C下,于干净红细胞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30min,然后在每100ml红细胞溶液中加入25ml乙醇(95%)和15ml氯仿,搅拌15min,离心去血红蛋白,收集上清液。
干净红血球去离子水;50;30min→溶血}溶血物
乙醇;氯仿→去血红蛋白上清液
沉淀、热处理在00C左右,于上清液中加入1.2~1.5倍体积的丙酮,待大量絮状沉淀产生后,离心,除去上清液,得沉淀物。沉淀物加适量去离子水使其溶解,离心,除去不溶性蛋白,上清液在55~650C热处理10~15min,离心,除去大量热变性蛋白,收集黄绿色的上清液。
上清液丙酮;00→沉淀沉淀去离子水;600→热处理黄绿色澄清液
沉淀、去不溶蛋白、透析在00C将加入适量丙酮于上清液中,使其产生大量絮状沉淀,离心,除去上清液,收集沉淀,加去离子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离心除去不溶性蛋白,清液置透析袋中动态透析6~8h,得透析液。
黄绿色澄清液丙酮;去离子水;00→沉淀;去不溶蛋白;透析透析液
吸附、洗脱、浓缩、冻干将透析液加到已用ph7.6磷酸缓冲液(2.5mmol/L)平衡好的DEAE-Sephadex A-50色谱柱上吸附,用ph7.6的磷酸钾缓冲液(2.5~50mmol/L)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肯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洗脱液,超滤,浓缩,冷冻干燥,即是超氧化物歧化酶成品
透析液DEAE-Sephadex A-50;磷酸钾缓冲液;Ph7.6→^吸附、洗脱、超滤;浓缩、冻干成品
电泳鉴定条件用琼脂糖凝胶(5g/L即0.5g)平板电泳,用ph8.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为缓冲液,电压梯度22V/cm,电流3mA/cm,电泳时间35min,固定染色液5g/L(0.5%)氨基黑10B,脱色液为7g/L(7%)乙酸。
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系列酶的总称,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能够有效遏制自由基,俘获自由基,分解自由基,力度大,靶向准,是唯一以自由基为底物的清除酶。

生物化学性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清除超氧化物,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超氧化物与非自由基的反应是自旋禁阻的。在生物学系统中,这就意味着它主要是与自身(歧化)或另一个生物学自由基(如一氧化氮)反应。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能够较快地(在pH=7时,反应速度为~105 M−1 s−1)歧化为O2和过氧化氢(H2O2)。但超氧化物能够与特定的分子(如NO自由基)以更快的速度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因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超氧化物的歧化反应与其初始浓度的平方相关,因此虽然高浓度的超氧化物半衰期很短(比如0.1mM浓度下为0.05秒),但低浓度的超氧化物的半衰期相当长(0.1nM浓度下可达14小时)。
对人体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临床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放射性膀胱炎,可以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疲劳,调节女性生理周期,推迟更年期。
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加样:设置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标准品孔各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μL。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100μl,空白孔除外。 4.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60分钟。 5. 配液:将2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20倍稀释后备用。 6.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7.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 8.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9. 测定:以空白孔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水平。用纯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捕获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再与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含量。样本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 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