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苷 V 是从格罗斯维诺利苦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化合物,属于葫芦科,是一种据报道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具有抗炎潜力的传统中药,是一种小鼠耳水肿模型。目的: 探讨该化合物在脂多糖 (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 模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和结果:雌性 BALB/c 小鼠在鼻内注射 LPS (10 μg in 50 μl) 前用市售罗汉果苷 V (2.5 、 5 和 10 mg/kg) 处理 1 h。12 h 后,通过湿/干重 (W/D) 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 活性、白细胞募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确定 ALI 模型中的气道炎症。此外,通过组织学和蛋白质印迹检查肺组织,以研究存在和不存在罗汉果糖苷 V 时的病理变化和信号传导。5 和 10 mg/kg 的罗汉果苷 V 抑制 LPS 诱导的气道炎症,通过组织学变化的减少(肺损伤评分分别降低 44% 和 67.3%)、肺 MPO 活性降低 28.9% 和 55.3% 以及炎性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1β(分别为 IL-1β,分别为 382 和 280 pg/ml)、IL-6(378 和 232 pg/ml、 分别)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分别为 12.5 和 7.8 ng/ml)水平。此外,罗汉果苷 V 处理降低了环氧合酶 2 (COX-2) 、诱导型 NO 合酶 (iNOS) 和核因子 (NF)-κB 的活化。结论:总之,这些数据表明,在 ALI 模型中,罗汉果糖苷 V 有可能预防 LPS 诱导的气道炎症。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从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果实中分离的葫芦素型三萜类药物、罗汉果苷 V (MV) 及其糖苷配基 MO (MO) 的抗糖尿病作用,并研究 MV 及其代谢物 MO 在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和结果:本研究评价了激活 MV 和 MO 的 AMPK 的抗糖尿病作用。此外,已经开发并验证了一种灵敏、特异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方法,用于同时定量大鼠血浆中 MV 及其代谢物 MO。该测定已成功用于大鼠静脉内和口服单剂量 MV 后 MV 及其代谢物 MO 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分别为 2.0 mg kg-1 和 5.0 mg kg-1。体外活性表明 MV 及其糖苷配基 MO 都是有效的 AMPK 激活剂。MV 和 MO 可激活 AMPK 异源三聚体 α2β1γ1 2.4 倍和 2.3 倍,EC50 分别为 20.4 和 4.2 μM。该结果表明,MV 和 MO 激活的 AMPK 被证明至少部分有助于格罗夫纳氏血吸虫的抗糖尿病特性。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MV 迅速糖基释放并代谢成 MO,在大鼠体内静脉注射 2.0 mg kg-1 的 MV 后,这两项均得到测定。口服后大鼠血浆中未检测到 MV,而发现微量的 MO。MV 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 (F) 估计为 8.73 ± 1.46%,大鼠代谢物 MO 的消除半衰期 (t1/2) 为 2.46 ± 0.19 小时。结论:表明 MV 在体内表现出吸收不良和/或代谢强。其代谢产物 MO 可能是大鼠口服 MV 后的主要药理活性形式。
罗汉果苷 V 是 Siraitia grosvenorii 的主要有效成分,用作天然甜食和传统中药。色谱分析前的样品前处理需要大量有毒有机溶剂,并且非常耗时。开发一种有效且简单的方法来提取和测定 Siraitia grosvenorii 的罗汉果苷 V。方法和结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异十三烷基聚 (乙二醇) 醚 (Genapol® X-080) 通过胶束介导的浊点萃取和预浓缩罗汉果酯苷 V。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和紫外 (UV) 检测分析所得的含有罗汉果苷 V 的溶液。在 C18 色谱柱上,用乙腈和水在 203 nm 处进行梯度洗脱。浊点提取率为 80.7%,而预浓缩因子约为 10.8。检测限为 0.75 μg/mL,定量限为 2 μg/mL。罗汉果苷 V 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差分别小于 8.68% 和 5.78%,回收率在 85.1% 和 103.6% 之间。结论:基于胶束介导的浊点提取法 HPLC-UV 法测定格罗夫纳西桔梗 V,环境友好、简单、灵敏。
CAS号88901-36-4对应的是罗汉果苷V(Mogroside V)。以下是对罗汉果苷V的详细介绍:
CAS号:88901-36-4
英文名:Mogroside V
中文名:罗汉果苷V
分子式:C60H102O29
分子量:1287.434(也有资料给出1287.43000或1287.44,但差异不大,均指同一物质)
密度:1.5±0.1 g/cm3(也有资料给出1.517 g/cm3或1.51,这些数值相近,可能因测量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
储存条件:2~8°C,密封,避光
外观:白色至灰白色固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也可溶于甲醇(轻微,需超声处理)、吡啶(轻微)
熔点:有资料指出罗汉果苷V的熔点为197~201℃(分解),但具体熔点可能因纯度、测量条件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主要功能性成分:罗汉果苷V是罗汉果果实中含量和甜度均较高的成分,是罗汉果的主要甜味成分
甜度:罗汉果苷V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左右,是一种高甜度的非糖类甜味剂
应用领域:罗汉果苷V作为低热量、非营养、非发酵型的甜味剂,在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罗汉果苷V还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和抗癌活性等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来源:罗汉果苷V可从罗汉果果实中提取得到,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干燥果实
制备方法:通常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步骤制得罗汉果苷V。具体制备方法可能因原料来源、纯度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CAS号88901-36-4对应的罗汉果苷V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甜度非糖类甜味剂,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