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C₆H₁₇NO₂Si。
分子量:163.29(根据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得出,不同计算精度下可能略有差异)。
CAS 号:3663-44-3。
外观:通常为无色透明液体,其外观清澈,辨识度较高,便于通过外观初步判断产品质量及状态。
气味:具有轻微特殊气味,气味相对较淡,在正常使用及储存环境下,一般不会产生刺鼻等让人不适的嗅觉感受。
密度:相对密度约 0.95(与水对比,水的密度为 1),比水稍轻,在与水混合时会漂浮在水面上,这一特性在一些涉及密度对比、分离等操作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沸点:大约在 194℃左右(不同压力环境下沸点数值会相应变化),沸点数值体现其在常温常压下有一定的挥发性,所以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密封措施,防止其挥发损耗,影响使用效果。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像乙醇、乙醚、甲苯等常见有机溶剂都能与之较好地互溶,方便在有机合成、材料改性等应用场景中与其他有机成分混合;微溶于水,与水有一定的互溶性,但溶解性有限,这与其分子结构中既含有亲水性的氨基,又含有疏水性的硅烷基和碳链部分有关。
硅烷的水解反应:作为一种硅烷类化合物,具备硅烷的通性,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中的甲氧基(-OCH₃)在接触到水或潮湿环境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醇(-SiOH),硅醇不稳定,可进一步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硅氧烷(-Si-O-Si-)键,通过这种反应机制,它可以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OH)发生化学键合,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改性等应用,例如对玻璃、陶瓷等无机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它们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
氨基的反应活性:分子中含有氨基(-NH₂)官能团,氨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比如能与羧酸发生酰胺化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酰胺类化合物;也可与醛、酮类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类化合物(席夫碱);此外,氨基还可作为亲核试剂参与一些取代反应等,进一步拓展其在有机合成及材料改性等方面的应用。
材料表面改性领域: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剂,广泛应用于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界面结合处理。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可用于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处理,通过在纤维表面形成化学键合,增强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在陶瓷材料表面处理中,能改善陶瓷与有机涂层、胶粘剂等的粘附性,拓宽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
有机合成方面: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参与合成多种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应用于药物研发、精细化工等领域。例如可通过其氨基与其他带有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构建含硅的药物分子或者具有特殊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等,为相关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原料和合成思路。
质量标准:行业内有相应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其品质优劣,例如纯度需达到规定的百分比,密度、沸点等物理性质要符合相应标准范围,外观应保持清澈透明无杂质等,以此确保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能稳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且符合使用要求。
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以及高温环境,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分子结构变化或者因受潮影响其性能,同时要密封保存,适宜的储存温度一般在 5 - 35℃左右,在这样的储存条件下,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性能稳定,保障应用效果。
中山市迪欣化工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