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淡黄色至浅棕色结晶性粉末或针状晶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43~44℃,沸点:153℃(2.0 kPa,减压条件),常温下易升华,蒸汽压较低(25℃时约 0.001 kPa)。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在热水中溶解度略有增加。
稳定性:常温下较稳定,但遇光易变色(逐渐加深色泽),需避光储存。
醛基反应性:具有典型醛基的化学性质,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邻硝基苯甲酸)、还原反应(生成邻硝基苯甲醇或邻硝基甲苯)、缩合反应(如与胺类生成席夫碱)等。
硝基特性:硝基为强吸电子基团,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增强了醛基的亲电性,同时硝基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氨基(生成邻氨基苯甲醛)。
可燃性:本身为固体,闪点较高(约 164℃),但受热易分解,释放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NO、NO₂),遇明火、高热会助燃并产生有害烟雾。
是合成多种药物的核心中间体,例如抗哮喘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例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喹啉类衍生物(抗菌消炎药的重要结构),或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
用于制备维生素 B₆的中间体,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前体。
用于合成高效杀虫剂、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农药),利用其结构中的活性基团增强药效稳定性。
作为染料中间体,参与合成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用于纺织品、皮革的染色。
在有机分析中作为显色剂或检测试剂,用于识别特定官能团或金属离子。
用于制备荧光材料、光电材料等精细化学品,利用硝基和醛基的协同作用调节材料性能。
对皮肤有刺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红斑、瘙痒、灼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接触眼睛会引发剧烈刺激、疼痛、流泪,甚至可能造成角膜损伤,需立即冲洗就医。
急性毒性中等,误食、皮肤大量吸收或吸入其粉尘 / 蒸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等中毒症状,高剂量接触可能损害肝、肾等器官。
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且可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泄漏或排放后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虽为固体且闪点较高,但受热至分解温度时会释放易燃蒸汽和有毒气体,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硝酸)接触可能发生反应,加剧燃烧风险。
操作环境: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避免粉尘飞扬;远离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防止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及防护服,避免皮肤和黏膜直接接触。
储存要求:密封后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的库房,远离食品原料、氧化剂和热源,库房需配备通风设备和应急处理用品(如洗眼器、淋浴装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 20 分钟以上,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需输氧,就医。
误食:立即漱口,切勿催吐(避免刺激消化道),饮用大量温水并就医。
立即隔离泄漏区域,限制人员进入,避免扬尘。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密封后转移至安全场所处理。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拦截,覆盖塑料布减少挥发,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避免污染土壤和水体。
火灾事故:小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大火需用水雾冷却容器,避免直接用水冲击,防止粉尘飞扬引发爆炸风险;灭火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在上风向操作。
泄漏处理:
人员接触:
山东满堂红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