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大鼠肺上皮细胞L2(Rat Lung Epithelial Cells, L2)
细胞来源
Lewis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细胞类型
肺泡上皮样细胞系
生长方式
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立方或多边形
分子特征
表达CK18、SP-A、SP-B等肺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
主要功能
用于肺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肺炎模型及呼吸道感染研究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专用完全培养基,37°C,5% CO₂
冻存条件
90%FBS + 10%DMSO
大鼠肺上皮细胞L2来源于Lewis大鼠肺泡Ⅱ型细胞,是一株经典的肺泡上皮细胞系,常用于肺部疾病与毒理机制研究。L2细胞具备良好的贴壁性,呈多边形或立方形结构,在形态及分子标志表达上均保留了肺泡上皮样特征,尤其表达SP-A、SP-B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相关蛋白。该细胞适用于研究肺泡屏障功能、呼吸道感染、表面活性物质代谢与炎症反应等多种肺部相关课题,是体外模拟肺功能的重要细胞模型之一。
L2细胞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药物评价与毒理学分析,主要方向包括:• 肺泡屏障功能研究:用于模拟气体交换与药物透过肺泡屏障的体外系统;• 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研究:用于检测SP-A/B/C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探索;• 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型:如用于模拟冠状病毒、RSV等病毒感染过程;• 肺损伤与炎症反应分析:评价LPS、TNF-α诱导的细胞应答及炎症信号激活;• 吸入性毒理研究:评估颗粒物、污染气体等暴露对肺上皮的毒性效应;• 药物递送系统评价:建立气雾剂或纳米载体药物的肺部靶向实验平台。L2细胞为模拟肺泡功能与病理反应提供了稳定且可靠的体外模型。
L2细胞推荐开展以下实验:• 细胞培养:使用DMEM培养基+10%FBS,于37°C、5% CO₂条件下贴壁培养;• 表面活性物质检测:使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SP-A/B表达水平变化;• 肺炎模型模拟:LPS处理细胞24小时后检测IL-6、IL-1β表达及NF-κB活化;• 气体/颗粒暴露实验:构建气-液界面暴露系统,检测细胞应激与凋亡水平;• 通透性与TEER检测:用于建立肺泡屏障模型并测量跨上皮电阻变化;• 与免疫细胞共培养:模拟肺部免疫微环境,评价免疫调节因子分泌等指标。建议在指数生长期开展实验,并定期检查细胞标志物表达稳定性。
L2细胞在肺部研究与评价模型中具有如下优势:• 保留肺泡上皮功能特征,适合多类型肺功能模拟实验;• 生长稳定,易于传代与扩增,便于大规模实验设计;• 表达多种肺泡相关标志物,具有较好生理仿生特性;• 可用于毒理、炎症、病毒感染等多个研究场景;• 易于构建气-液界面、三维共培养等高级模型。L2细胞是肺毒性、药物评价与呼吸道疾病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标准细胞模型。
大鼠肺上皮细胞L2为肺泡功能模拟、表面活性物质研究及呼吸系统疾病机制探索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体外平台。未来,随着肺类器官、肺-芯片技术及个体化毒理研究的发展,L2细胞将在吸入性药物递送、生物材料肺部反应、肺部毒性预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多学科融合研究的重要工具。
青旗(上海)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微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