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Mouse Cerebral Astrocytes)
来源
小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
类型
原代胶质细胞
生长方式
贴壁生长
分子特征
表达GFAP、S100β、GLT-1等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功能
维持神经元微环境稳态、调节突触传递、参与血脑屏障功能调控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专用完全培养基,37°C,5% CO₂
冻存条件
90%FBS + 10%DMSO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Mouse Cerebral Astrocytes)来源于小鼠脑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类型,在维持神经元存活、突触功能和脑内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态上,这些细胞呈星形或多突起形态,胞体较大,突起分支丰富。分子特征上,星形胶质细胞稳定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谷氨酸转运体GLT-1等特异性标志物。它们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浓度、离子平衡、代谢支持以及释放多种神经活性物质,维持神经网络的正常运作。此外,星形胶质细胞与血脑屏障密切相关,通过足突结构包绕血管参与血流调节和物质交换控制。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在多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用于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神经递质清除和代谢支持中的作用。(2)神经炎症机制:评估在LPS、IL-1β或TNF-α刺激下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释放模式。(3)血脑屏障功能研究:与内皮细胞、周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神经血管单元模型,分析其在屏障稳态维持中的作用。(4)神经退行性疾病: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模型中,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参与机制。(5)药物筛选与神经保护研究:检测药物或天然产物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潜力。这些应用方向使其成为神经科学、药理学及疾病模型研究的核心细胞类型之一。
为保证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与特性,建议参考以下实验方案:(1)培养条件:使用专用完全培养基,维持37°C、5% CO₂,融合度达到80%–90%时传代。(2)炎症模型建立:用LPS或IL-1β处理细胞,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分泌及信号通路激活情况。(3)共培养系统:与神经元、内皮细胞等联合培养,研究细胞间信号传递及功能互作。(4)钙成像实验:监测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递质刺激的钙信号反应。(5)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传代和机械损伤,保持细胞在最佳状态以反映其原代特性。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在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们保留了原代细胞的分子表达谱与形态特征,能真实反映体内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其在神经元支持、突触调控、血脑屏障维持以及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适合构建多种神经疾病模型。此外,该细胞与多类型脑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性高,便于开展跨学科研究,为新药筛选和疾病机制解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发育、稳态维持、疾病机制及修复过程中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未来,结合单细胞组学、活细胞成像和高通量筛选技术,该细胞有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神经保护药物开发及个性化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构建复杂的体外神经网络模型,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将进一步推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青旗(上海)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微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