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酸甲酯(Methyl fluoroacetate)是一种具有极高毒性的有机氟化合物。它因其剧毒性和历史用途而备受关注。
中文名称: 氟乙酸甲酯
英文名称: Methyl fluoroacetate
化学式: C₃H₅FO₂
结构简式: FCH₂COOCH₃
CAS号: 453-18-9
物理性质: 通常为无色、有轻微酯类气味的液体。沸点约为104.5°C。
化学性质: 作为酯类,它可以发生水解等反应。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剧烈的生理毒性。
氟乙酸甲酯的毒性极强,其毒性机制与著名的氟乙酸(俗称“1080”)完全相同。
作用机理(“致死合成”):
进入体内: 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进入生物体。
水解: 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氟乙酸(Fluoroacetic acid)。
“冒充”: 氟乙酸在结构上与正常的乙酸(Acetic acid)非常相似,因此能“欺骗”细胞内的酶系统。它与辅酶A结合,生成氟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 氟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氟柠檬酸(Fluorocitrate)。
阻断能量生产: 氟柠檬酸是乌头酸酶(Aconitase)的强效抑制剂。乌头酸酶是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过程)中的关键酶。该酶被抑制后,三羧酸循环中断。
导致死亡: 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能量(ATP),同时柠檬酸大量累积,造成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最终导致心搏停止、中枢神经系统衰竭而死亡。
毒性数据:
对人类的估计致死剂量极低,约为2-10毫克/千克体重。这意味着对一个70公斤的成年人来说,几十毫克(约一两滴)的量就可能是致命的。
其蒸气也具有极高毒性,吸入同样危险。
没有已知的特效解毒剂,治疗通常是对症支持治疗。
由于其极端的危险性,氟乙酸甲酯没有任何合法的日常或工业用途。
历史用途: 它曾被研究或用作化学战剂(归类为血液性毒剂)。但其高挥发性和非持久性限制了其军事应用。
实验室研究: 仅在高度控制的专业实验室中,作为合成其他含氟化合物或进行毒理学研究的化学试剂。所有操作必须在极其严格的安全规范下进行。
处理氟乙酸甲酯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
危险性符号: 剧毒 (T+),易燃 (F)
主要风险: 吸入、皮肤接触或吞食致命。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必须在高效的通风橱内操作。
个人防护装备 (PPE): 必须穿戴防化手套、防渗透实验服、护目镜或面罩。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自给式呼吸器(SCBA)。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毒害品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容器必须清晰标注“剧毒”警告。
应急处理:
吸入: 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泄漏处理: 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穿着全套防护装备进行处理。通常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然后作为危险废物收集并妥善处理。
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剧毒化学品,其毒性源于它能不可逆地中断细胞的能量代谢。它没有合法的大规模工业用途,主要限于严格的实验室研究。由于其极高的毒性(毫克级即可致命)且无特效解药,任何涉及它的操作都必须以最高级别的安全规范进行。
南京德为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