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木林A”(通常指 Dalimalin A 或 Damulin A),这是一种从特定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以下是根据现有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近十年)整理的关键信息:
植物来源:主要从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 Turcz.,菊科蓝刺头属)的根或全草中分离得到。该植物是蒙古高原特有药用植物,传统用于退热、止血、抗炎。
其他来源:同属植物如Echinops latifolius(宽苞蓝刺头)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结构。
类别:属于桉叶烷型倍半萜内酯(Eudesmane-type sesquiterpene lactone)。
核心结构:
含有一个五元内酯环(α,β-不饱和γ-内酯),这是其抗炎、抗癌活性的关键药效团。
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结构复杂。
分子式:一般为 C₁₅H₂₀O₃(需根据具体衍生物确认)。
结构示例(简化描述):https://via.placeholder.com/150?text=Structure+Image注:实际结构需参考专业文献图谱(如NMR、X-ray数据),建议查阅SciFinder或Reaxys数据库。
机制:
抑制 NF-κB 通路,降低促炎因子(TNF-α, IL-6, IL-1β)表达。
阻断 MAPK 信号(如p38、JNK磷酸化)。
抑制 COX-2 和 iNOS 生成,减轻炎症介质(PGE₂, NO)释放。
模型验证:
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和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中效果显著(剂量依赖,IC₅₀约5–20 μM)。
靶点: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Caspase-3/9,调控Bcl-2/Bax)。
抑制STAT3通路(与姜黄素衍生物BDMC类似)。
阻滞细胞周期(G2/M期)。
细胞模型:
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HCT-116)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IC₅₀约10–50 μM)。
潜力方向:
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减少神经炎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模型)。
抗氧化应激(提升SOD、GSH活性)。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效果。
抗纤维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肝纤维化模型)。
合成难度:结构含多个手性中心,全合成路线复杂(目前主要依赖植物提取)。
药代动力学缺陷: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需纳米载体或结构修饰优化)。
毒性数据:初步研究表明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选择性指数较高),但需更多体内安全评价。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