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茄内酯A(Withanolide A,CAS号:32911-62-9),也称为睡茄内酯A或睡茄素A,是一种从茄科植物(如南非醉茄 Withania somnifera)中提取的甾体内酯类化合物,属于醉茄素(Withanolides)家族的核心成分
化学结构:属于甾体内酯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₂₈H₃₈O₆,结构中含有α,β-不饱和内酯环、5β,6β-环氧基团及多个甲基、羟基取代基。
天然来源:
主要从南非醉茄(又称印度人参)的根和叶中提取,该植物在阿育吠陀医学中广泛应用。
其他茄科植物(如 Physalis peruviana)中可能微量存在。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对光、热敏感,需避光保存。
抗炎与免疫调节
抑制NF-κB和MAPK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模型显示疗效。
调节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可能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治疗。
抗肿瘤活性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上调Bax/Bcl-2比值和激活caspase-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下调VEGF表达)和转移(抑制上皮-间质转化)。
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白血病细胞显示选择性抑制作用,IC50值多在1-10 μM范围。
神经保护作用
减少β-淀粉样蛋白聚集,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认知功能。
抗氧化应激,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潜在益处。
代谢调节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有潜在益处。
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可能用于肥胖症治疗。
抗菌与抗病毒
体外实验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MIC 10-50 μg/mL)。
抑制HIV-1复制,可能通过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实现。
抗衰老作用
上调Sirtuin 1(SIRT1)表达,延长细胞寿命,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实现。
传统应用
南非醉茄在阿育吠陀医学中用于抗炎、抗应激、增强免疫力、改善性功能。
醉茄内酯A作为其活性成分之一,可能贡献部分疗效。
现代应用
膳食补充剂:常见于抗应激、助眠、抗炎保健品(如“南非醉茄胶囊”)。
抗肿瘤研究:作为潜在辅助治疗药物,与化疗联用可能增效减毒。
功能性食品:部分企业尝试将其开发为抗氧化饮料或膳食补充剂。
化妆品领域:探索其抗衰老活性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