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一枝黄花皂苷元G的核心药理作用为抗炎、保肝、抗氧化,同时兼具一定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具体如下:
抑制炎症因子:体外实验显示,可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O、PGE₂、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IC₅₀值在10-50 μM之间。
阻断炎症信号通路:通过抑制NF-κB和MAPK(如p38、JNK)通路,减少炎症相关基因(如COX-2、iNOS)的表达。
缓解急性炎症:动物实验(如小鼠耳肿胀模型)显示,局部应用可减轻二甲苯诱导的炎症反应,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
抗氧化损伤:对四氯化碳(CCl₄)或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减少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
抑制肝纤维化:通过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减少胶原沉积和α-SMA表达,缓解肝纤维化进程。
促进肝细胞再生:体外实验显示,可促进肝细胞(如HepG2)增殖,加速损伤后修复。
清除自由基:体外实验显示,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0-80%(浓度100 μM),效果优于维生素C(50-60%)。
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肝、肾组织中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体外实验显示,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结肠癌(HCT-116)等细胞系有轻度抑制作用,IC₅₀值在50-100 μM之间,活性弱于通关藤皂苷但安全性更高。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线粒体途径(上调Bax、caspase-3,下调Bcl-2)触发凋亡,作用强度较弱但无显著细胞毒性。
增强免疫功能:动物实验显示,可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CD4⁺、CD8⁺)、B淋巴细胞活性,提高血清中IgG、IgM水平。
调节免疫平衡: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有改善作用,可降低血清中IL-17、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NF-κB通路:抑制IκB激酶(IKK)活性,阻断IκB降解,阻止NF-κB核转位,从而减少炎症因子(如IL-6、TNF-α)的表达。
MAPK通路:抑制p38、JNK磷酸化,阻断MAPK信号级联反应,下调AP-1等转录因子活性。
TGF-β1/Smad通路:抑制TGF-β1与受体结合,减少Smad2/3磷酸化及核转位,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缓解肝纤维化。
抗氧化机制: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或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约20-30%),因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可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临床可用口服剂型(如胶囊、片剂)。
分布:在肝、肾组织中分布较多,脑组织分布较少(因血脑屏障限制)。
代谢: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酶(如CYP3A4)代谢,生成羟基化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代谢产物可能通过胆汁或肾脏排泄。
排泄:原型及代谢产物经尿液、粪便排出,半衰期约4-6小时(动物实验)。
急性毒性:小鼠口服LD₅₀>2000 mg/kg(高剂量),注射LD₅₀约500-800 mg/kg,安全性较高。
慢性毒性:长期给药(3-6个月)未引起肝、肾等器官显著损伤,仅在高剂量(500 mg/kg)时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
遗传毒性:Ames试验、微核试验等显示无显著致突变性,安全性良好。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