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肺上皮细胞 Mv.1.LuNBL-7(Mink lung epithelial cells Mv.1.LuNBL-7)最初来源于水貂肺部组织,是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及病毒感染机制过程中建立的重要永生化上皮细胞系。该细胞在形态学上保持典型的上皮样铺路石状特征,贴壁性强,细胞间连接紧密,适合显微观察和分子实验。与常用的 Vero 细胞或 MDCK 细胞相比,Mv.1.LuNBL-7 在某些病毒(如逆转录病毒、呼吸道病毒)的复制研究中表现出独特的敏感性,因此在病毒学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
此外,Mv.1.LuNBL-7 细胞因其对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 信号的高度敏感性,长期被用作生物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其独特的反应特征建立了 TGF-β 定量检测体系,从而使其在免疫学、肿瘤学和再生医学等方向的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Mv.1.LuNBL-7 细胞形态规则,呈典型的上皮样结构,铺路石状排列,核质比适中。细胞贴壁稳定,群落生长时常形成单层。与其他哺乳动物来源的肺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的贴壁性更强,传代后恢复生长速度较快,适合进行长期培养。
其倍增时间约为 24–36 小时,增殖速率稳定,能够在标准培养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活性。长期传代过程中,Mv.1.LuNBL-7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避免了许多原代细胞因传代退化带来的实验偏差。这些特征使其在 病毒学模型、免疫调控研究、肺部疾病机制探讨 等方面应用广泛。
病毒学研究:Mv.1.LuNBL-7 对某些逆转录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敏感,常用于病毒感染机制与复制周期研究。
TGF-β 检测模型:由于对转化生长因子 β 高度敏感,该细胞被广泛用于检测 TGF-β 的生物学活性,成为经典的体外检测体系。
肿瘤与免疫学研究:Mv.1.LuNBL-7 细胞常用于探究 TGF-β 在肿瘤细胞增殖、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制。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作为肺上皮来源细胞,可用于呼吸道感染模型、肺部炎症及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药物筛选:因其稳定的生物学特征,Mv.1.LuNBL-7 常用于小分子药物、抗病毒化合物和免疫调控剂的初筛实验。
培养条件:推荐使用含 10% FBS 的 DMEM 或 RPMI-1640 培养基,维持 37°C、5% CO₂。传代比例 1:3,避免过度融合影响实验。
病毒感染实验:可作为逆转录病毒、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模型,需配合病毒滴度控制。
TGF-β 活性检测:将其作为报告细胞系,用于检测培养体系或实验条件下 TGF-β 的分泌与信号转导。
分子检测:可结合 q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病毒复制因子或信号通路分子。
药物干预研究:适合应用于抗病毒药物、TGF-β 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体外筛选和功能评价。
Mv.1.LuNBL-7 作为 经典的貂肺上皮细胞系,在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未来,随着 肺部疾病机制研究、TGF-β 通路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 的不断深入,该细胞的科研价值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 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型、纤维化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实验 中,Mv.1.LuNBL-7 提供了一个可控且稳定的实验平台。结合现代基因编辑和组学技术,该细胞系有望为 新型抗病毒策略、免疫调控药物以及肺部疾病靶向治疗 提供坚实的细胞学基础。
青旗(上海)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微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