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强折射性
易溶于乙醇、乙醚、硫化氢水溶液,微溶于水
由63%乙醇和37%水组成的恒沸混合物,恒沸点为92℃,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1mL/lOOmL(H2O)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制法
将乙醛加入稀碱溶液,在常压下反应生成2-羟基丁醛,将碱中和,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使之分解,即得巴豆醛;
然后以镍一铬为催化剂,在过量氢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得正丁醇。
用途
色谱分析标准物质。用于砷酸的比色测定,分离钾、钠、锂、氯酸盐的溶剂。
安全性
大鼠经口LD50: 4360mg/kg;兔经皮LD50: 3400mg/kg;大鼠吸入4hLC50: 24240mg/m3。易燃。其蒸气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工作人员应作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 中文名 | 正丁醇
|
| 英文名 | 1-Butanol
|
| 别名 | 酪醇 丁醇 丙原醇 正丁醇 天然正丁醇 1-丁醇,HPLC级
|
| 英文别名 | Butanol butanols Butanolo Butanolen Butanol-1 n-Butanol 1-Butanol butan-1-ol Butyl alcohol Normal Butanol Propylcarbinol n-butyl alcohol Butyric alcohol butanol(french) Butylowy alkohol Natural Butyl Alcohol alcoolbutylique(french) butylalcohol(non-specificname)
|
| CAS | 71-36-3 35296-72-1
|
| EINECS | 200-751-6 |
| 化学式 | C4H10O
|
| 分子量 | 74.12 |
| InChI | InChI=1/C4H10O/c1-2-3-4-5/h5H,2-4H2,1H3 |
| 密度 | 0.81 g/mL at 25 °C (lit.) |
| 熔点 | -90 °C (lit.) |
| 沸点 | 116-118 °C (lit.) |
| 闪点 | 95°F |
| 水溶性 | 80 g/L (20 ºC) |
| 蒸汽压 | 6.7 hPa (20 °C) |
| 蒸汽密度 | 2.55 (vs air) |
| JECFA Number | 85 |
| 溶解度 | 水: 可溶 |
| 折射率 | n20/D 1.399(lit.) |
| 酸度系数 | 15.24±0.10(Predicted) |
| PH值 | 7 (70g/l, H2O, 20℃) |
| 存储条件 | Store at +5°C to +30°C. |
| 稳定性 | 稳定。与强酸、强氧化剂、铝、酰氯、酸酐、铜、铜合金不相容。易燃。 |
| 敏感性 | Moisture Sensitive |
| 外观 | 固体 |
| 颜色 | APHA: ≤10 |
| 气味 | Alcohol-like; pungent; strong; characteristic; mildly alcoholic, non residual. |
| 最大波长(λmax) | λ: 215 nm Amax: 1.00λ: 220 nm Amax: 0.50λ: 240 nm Amax: 0.10λ: 260 nm Amax: 0.04λ: 280-400 nm Amax: |
| Merck | 14,1540 |
| BRN | 969148 |
| 爆炸极限值 | 1.4-11.3%(V) |
| 暴露限值 | TLV-TWA 300 mg/m3 (100 ppm) (NIOSH),150 mg/m3 (50 ppm) (ACGIH); IDLH 8000ppm (NIOSH). |
| 物化性质 | 无色液体,有酒味。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的溶解度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
| MDL号 | MFCD00002902 |
| 危险品标志 | Xn - 有害物品
 T - 有毒物品
 F - 易燃物品

|
| 风险术语 | R10 - 易燃。 R22 - 吞食有害。 R37/38 - 刺激呼吸系统和皮肤+B52。 R41 - 对眼睛有严重伤害。 R67 - 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R39/23/24/25 - R23/24/25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 R11 - 高度易燃。
|
| 安全术语 | S13 - 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保存。 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 - 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6 - 若不慎吞食,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S7/9 -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16 - 远离火源。 S7 - 保持容器密封。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120 3/PG 3 |
| WGK Germany | 1 |
| RTECS | EO1400000 |
| TSCA | Yes |
| 海关编号 | 2905 13 00 |
| Hazard Class | 3 |
| Packing Group | III |
| 上游原料 | 丙烯 淀粉酶 氢气 氢氧化钠 |
| 下游产品 | 亚磷酸二正丁酯 草酸二丁酯 己二酸二丁酯 氰乙酸正丁酯 乙酸乙酯 磷酸三丁酯 硼酸三丁酯 |
| 参考资料 | 1. 吴蓉,张薇,陈璐瑶,曹君,苏二正.红景天苷和酪醇的DES同步提取优化和回收[J].精细化工,2019,36(05):865-874.2. Nan, Xingmei, et al. "Bioactive fraction of Rhod... |
正丁醇 - 简介
正丁醇,也称为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酒精气味。以下是有关正丁醇的性质、用途、制法和安全信息的介绍:
性质:
1. 物理性质:是无色液体。
2. 化学性质:可以溶解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是一种中等极性的化合物。它可以被氧化为丁醛和丁酸,也可以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丁烯。
用途:
1. 工业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在涂料、墨水、清洁剂等化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2. 实验室用途:可用作诱导螺旋形蛋白质折叠的溶剂,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于催化反应。
制法:
1. 丁烯氢化:经过氢化反应,将丁烯与氢气在催化剂(如镍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正丁醇。
2. 脱水反应:将丁醇与强酸(如浓硫酸)反应,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丁烯,再将丁烯经过氢化反应得到正丁醇。
安全信息:
1.属于易燃液体,避免与火源接触,远离明火和高温环境。
3.具有一定的毒性,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避免吸入其蒸气。
4. 存储时应密闭保存,远离氧化剂和火源,室温下存放。
正丁醇 -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强折射性
易溶于乙醇、乙醚、硫化氢水溶液,微溶于水
由63%乙醇和37%水组成的恒沸混合物,恒沸点为92℃,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1mL/lOOmL(H2O)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正丁醇 - 制法
将乙醛加入稀碱溶液,在常压下反应生成2-羟基丁醛,将碱中和,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使之分解,即得巴豆醛;
然后以镍一铬为催化剂,在过量氢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得正丁醇。
正丁醇 - 标准
本品为1-丁醇,可由羧基合成法或乙醛合成法制得,亦可用发酵法制得。
正丁醇 -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清的液体;具特殊刺鼻的酒味。
本品在水中溶解,能与乙醇、乙醚任意混溶。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通则0612)在25°C时为0. 807〜0. 809。
馏程
本品的馏程(通则0611)为116〜119°C,沸距不大于1 .5 C。
正丁醇 - 用途
色谱分析标准物质。用于砷酸的比色测定,分离钾、钠、锂、氯酸盐的溶剂。
正丁醇 - 鉴别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 0402) 。
正丁醇 - 安全性
大鼠经口LD50: 4360mg/kg;兔经皮LD50: 3400mg/kg;大鼠吸入4hLC50: 24240mg/m3。易燃。其蒸气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工作人员应作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正丁醇 - 检查
酸度
取本品74ml,加酚酞指示液2 滴,溶液应为无色,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显粉红色1 5秒内不褪色,消耗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 02mol/L)不得过 2. 5ml。
醛化合物
取本品10. 0ml,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0ml,密塞,混匀,避光静置3 0分钟,溶液不应显色。
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经105X: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后,在1 0 5 V千燥3 0分钟,遗留残渣不得过 4mg。
二丁醚与有关物质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通则0521)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以聚乙二醇-20M 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柱温为7 5 1,进样口温度为2 6 (T C ,检测器温度为280*0。取二丁醚、2-丁藤、异丁醇和正丁醇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取M 1,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1M1,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二丁醚不得过0. 2% , 且各杂质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0. 5% 。水分不得过0. 1%(通则0832第一法2) 。
正丁醇 - 检查
酸度
取本品74ml,加酚酞指示液2 滴,溶液应为无色,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显粉红色1 5秒内不褪色,消耗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 02mol/L)不得过 2. 5ml。
醛化合物
取本品10. 0ml,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0ml,密塞,混匀,避光静置3 0分钟,溶液不应显色。
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经105X: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后,在1 0 5 V千燥3 0分钟,遗留残渣不得过 4mg。
二丁醚与有关物质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通则0521)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以聚乙二醇-20M 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柱温为7 5 1,进样口温度为2 6 (T C ,检测器温度为280*0。取二丁醚、2-丁藤、异丁醇和正丁醇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取M 1,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1M1,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二丁醚不得过0. 2% , 且各杂质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0. 5% 。水分不得过0. 1%(通则0832第一法2) 。
正丁醇 - 类别
正丁醇 - 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