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碱的生物活性

2023/3/8 10:11:16

喜树碱是一种植物抗癌药物,化学式为C20H16N2O4,浅黄色针状结晶。从中国中南、西南分布的喜树中提取得到。1976年中国化学家高怡生等成功合成了消旋喜树碱,喜树碱对肠胃道和头颈部癌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少数病人有尿血的副作用。其衍生物10-羟基喜树碱的抗癌活性超过喜树碱,对肝癌和头颈部癌也有明显疗效 ,而且副作用较少。喜树碱常见于某些喜树科植物中,例如印度喜树(Catharanthus roseus)和美洲喜树(Vinca minor)。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作为抗癌药物的潜力已被广泛研究。

喜树碱的性状图

图1 喜树碱的性状图

性质

喜树碱不溶于水,溶于氯仿、甲醇、乙醇中。其溶液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蓝色荧光,见光易变质,微有吸湿性,遇浓硫酸显黄绿色,用蒸馏水稀释产生黄绿色荧光,呈碱性。与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橙红色复盐沉淀。由喜树根或果粉以有机溶剂提取而得。毒性较大,提取时应小心,有抗肿瘤活性。用以治疗肠癌、直肠癌、胃癌和白血病等症,10-羟基喜树碱毒性较小。[1]

生物活性

喜树碱是从产于中国的喜树(喜树,幸福树)树皮和枝干分离出来,早期为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喜树碱在初步临床试验有显著的抗癌特性、溶解度低以及含有高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特性。药用化学家进而利用这些特性开发出了多样的合成喜树碱和各种衍生品,以增加良好的效果。现今已有两个喜树碱的类似物批准,并为癌症进行化疗,如拓扑替康和伊立替康。本品1966年首次从中国植物喜树中分离,由于毒性大,限制了其使用。1986年,Hsiang等发现,喜树碱是目前惟一的一类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的抗肿瘤药,引起了人们对其的重新重视,多种喜树碱衍生物得到开发、应用,副作用降低,疗效提高,如羟基喜树碱、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等。喜树碱还有一些其他的医学应用,例如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促进肝脏的解毒等。[2]

医药用途

喜树碱甲基化衍生物在药物学中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这些化合物在治疗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和肝脏疾病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喜树碱有多个互补作用的成分,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长春新碱(vincristine)和长春花碱(vinblastine)。这两种化合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尤其是对于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的结构非常相似,但它们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有所不同。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等。它能够阻止肿瘤细胞分裂并促使其死亡。长春新碱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长春花碱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与长春新碱相比,长春花碱的毒性较小,但其在治疗恶性肿瘤时的疗效也相对较低。虽然喜树碱的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影响。例如,某些喜树碱衍生物在药物学上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方法。因此,在使用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时,应该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3]

药物相互作用

该化合物与柘木、猴头菌、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合用,治疗胃癌疗效明显提高,还可改善化疗对细胞免疫的抑制。在服药期间同服碳酸氢钠可减轻对肾脏的损害。此外,该品合用中草药鸡血藤、虎杖、黄精等,有助于升高血细胞计数。

参考文献

[1] 阎秀峰, 王洋, 于涛,等. 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 2002, 21(2):4.

[2] 张力, 李苏, 廖海,等. 羟基喜树碱Ⅰ期药代动力学及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01(12):1391-1395.

[3] 卢懿, 侯世祥, 陈彤. 长春花抗癌成分长春新碱研究的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11):4.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70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喜树碱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