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0-5
中文名称
氰尿酸
英文名称
Cyanuric acid
CAS
108-80-5
EINECS 编号
211-620-8
分子式
C3H3N3O3
MDL 编号
MFCD00014597
分子量
129.07
MOL 文件
108-80-5.mol
更新日期
2025/05/16 14:39:57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2,4,6-三氟-1,3,5-三嗪2,4,6-三羟基-1,3,5-三嗪
氰尿酸
三聚氟氰
三聚氰酸
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2,4,6-三(2’-羟基-4’-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
S-三嗪-2,4,6-三醇
对称三羟基三氮杂苯
三嗪-5
异氰脲酸
氰脲酸
2,4,6-三(2'-羟基-4'-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
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均三嗪三醇
氰尿酸,三聚氰酸
雷脲酸
氰基硝基乙醯胺
異三聚氰酸
雷尿酸
英文别名
1,3,5-TRIAZINE-2,4,6-TRIOL1,3,5-TRIAZINE-2,4,6-TRIONE
2,4,6-TRIFLUORO-1,3,5-TRIAZINE
2,4,6-TRIHYDROXY-1,3,5-TRIAZINE
2,4,6-TRIHYDROXY-S-TRIAZINE
CYANURIC ACID
CYANURIC FLUORIDE
ISOCYANURIC ACID
SYM-TRIAZINETRIOL
TRICARBIMIDE
TRICYANIC ACID
trihydroxy-1,3,5-triazine
Trihydroxycyanidine
,4,6-Trihydroxy-S-triazine
,4,6-Trioxohexahydro-1,3,5-triazine
[1,3,5]triazinane-2,4,6-trione
[1,3,5]Triazintrion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l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
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
所属类别
催化剂及助剂:紫外线吸收剂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无臭、略带苦味、晶体。
外观性状浅黄色粉末。 溶于六甲基磷酸三胺(HPT),微溶于正丁醇,不溶于水。
溶解性微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浓硫酸、热无机酸。
熔点360 °C
沸点74 °C
堆积密度550kg/m3
密度1.56
蒸气压<0.0001 Pa (25 °C)
折射率1.4500 (estimate)
储存条件0-6°C
溶解度溶于硫酸、二甲基甲酰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二甲基亚砜。微溶于丙酮、苯、乙醚、乙醇和己烷。不溶于冷甲醇、苯和氯仿。
酸度系数(pKa)6.88, 11.40, 13.5(at 25℃)
特性108-80-5(三聚氰酸)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而风化;从浓盐酸或硫酸中析出者为无水结晶。1g能溶于约200ml水,无气味,味微苦。
加热至150℃时失去结晶水。受热时发生解聚作用,生成氰酸。与五氯化磷作用生成氰尿酰氯。
三聚氰酸(108-80-5)是氰酸(HOCN)的环状三聚体,属于三嗪类。它有多个互变异构体,包括三酚形式和三酮形式。 用X射线分析固体三聚氰酸,以及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剖析表明,三聚氰酸分子主要是以三酮形式存在,溶液中单羟基形式也可以少量存在
反刍类动物可消化三聚氰酸(108-80-5),因此被广泛添加到动物饲料中。FDA规定了最高含量,三聚氰酸+三缩脲<30%
加热至150℃时失去结晶水。受热时发生解聚作用,生成氰酸。与五氯化磷作用生成氰尿酰氯。
三聚氰酸(108-80-5)是氰酸(HOCN)的环状三聚体,属于三嗪类。它有多个互变异构体,包括三酚形式和三酮形式。 用X射线分析固体三聚氰酸,以及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剖析表明,三聚氰酸分子主要是以三酮形式存在,溶液中单羟基形式也可以少量存在
反刍类动物可消化三聚氰酸(108-80-5),因此被广泛添加到动物饲料中。FDA规定了最高含量,三聚氰酸+三缩脲<30%
形态结晶粉末或块状物
颜色白色至浅米色
PH值3.8-4.0 (H2O, 20℃)(saturated solution)
气味 (Odor)off-wh. cryst., odorless
水溶解性0.3 g/100mL (25 ºC)
Merck14,2698
BRN126982
稳定性稳定的。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InChIKeyZFSLODLOARCGLH-UHFFFAOYSA-N
LogP-1.31 at 25℃
EPA化学物质信息Cyanuric acid (108-80-5)
毒性LD50 orally in rats: >5.00 g/kg (Canelli)
安全数据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描述H319
危险品标志Xi
危险类别码R36-R36/37/38
安全说明S26-S37/39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3389 6.1/PG 1
WGK Germany3
RTECS号XZ1800000
F10
海关编码29336980
应用领域
用途一
用作塑料薄膜紫外线吸收剂用途二
用作化学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用途三
主要用于制新型漂白剂、消毒杀菌剂、水处理剂以及树脂、涂料和金属氰化缓蚀剂等用途四
用于合成氯代衍生物,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用于合成氰尿酸-甲醛树脂、环氧树脂、抗氧剂、涂料、粘合剂、农药除草剂、金属氰化缓蚀剂、高分子材料改性剂等;用于药物卤三羟嗪的生产。用途五
用于合成氯代衍生物,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用于合成氰尿酸-甲醛树脂;环氧树脂;抗氧剂;涂料;粘合剂;农药除草剂;金属氰化缓蚀剂;高分子材料改性剂等;用于药物卤三羟嗪的生产。制备方法
方法一
由尿素聚合而得。将尿素与氯化铵混合,加热融熔,搅拌升温至210℃溶液变稠,升温至230℃以上融熔物渐渐固化,翻炒均匀,继续升温至250℃,保温15min。冷至100℃,加少量水浸泡,降至常温,在水中浸泡后粉碎,滤出固体物。将水和盐酸加入固体物中,搅拌加热至110℃,保温3h,分次补加盐酸和水,降温至30℃,水洗至中性,过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工业品纯度≥95%,每吨产品消耗尿素1200kg。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
氰尿酸又称异氰尿酸、三聚氰酸,分子式:C3H3N3O3,外观为无味白色粉末或颗粒,微溶于水,熔点 330 ℃,饱和溶液的pH 值≥4.0。主要用于制造氰尿酸溴化物、氯化物、溴氯化物、碘氯化物及其氰尿酸盐类、酯类,用于合成新型杀菌消毒剂、水处理剂、漂白剂、氯化剂、溴化剂、抗氧化剂、油漆涂料、选择性除草剂和金属氰化缓和剂,还可以直接用作游泳池氯稳定剂,尼龙、塑料、聚酯阻燃剂及化妆品添加剂,专用树脂的合成等方面。参考质量标准
氰尿酸含量 ≥ 98.5%烘干失重 ≤ 0.5%
灼烧残渣 ≤ 0.1%
1% 水溶液 PH 值 ≥ 4.0
铁含量 ppm ≤ 25
硫酸盐 ≤ 0.5%
规格 粉剂
氰尿酸毒性
氰尿酸对哺乳动物具有低急性毒性,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7700毫克 (OECD 1999)。几项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项目显示,氰尿酸造成肾组织损伤,其中包括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坏死或增生,嗜碱性肾小管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矿化和纤维化。这些变化也许是肾小管中氰尿酸结晶造成的 (OECD 1999)。就这些病症而言,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 (NOAEL) 为150 毫克/公斤/每日 (OECD 1999)。人体内,98%以上的经口摄入的氰尿酸在24小时内以原形通过尿液排出(Allen et al 1982)。
在几项短期和长期研究中,对大鼠和小鼠进行了二氯异氰尿酸钠试验。该化合物并没有诱导产生任何基因毒性、致癌或畸变作用。对摄入大剂量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大鼠和小鼠的观测发现,有膀胱结石和膀胱上皮增生,较长期的研究还发现肾小管病变。为期两年的大鼠试验显示,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无明显不良作用剂量为154毫克/每日每公斤体重 (WHO 2004)。
知名试剂公司产品信息
Acros Organics
氰脲酸/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 98%(108-80-5)
Alfa Aesar
氰尿酸,99%Cyanuric acid, 99%(108-80-5)
Sigma Aldrich
108-80-5(sigmaaldrich)TCI Shanghai
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98.0%(GC)(T)(108-80-5)
氰尿酸价格(试剂级)
报价日期 | 产品编号 | 产品名称 | CAS号 | 包装 | 价格 |
2025/02/08 | HY-W010407 | 氰尿酸 Cyanuric acid | 108-80-5 | 100 g | 100元 |
2025/02/08 | 30045226 | 三聚氰酸 cyanuric acid;1,3,5-triazine-2,4,6-triol;2,4,6-trihydroxy-1,3,5-triazine;normal cyanuric acid;sym-triazinetriol;trihydroxycyanidine;triuret;tricarbimide | 108-80-5 | 100G | 299元 |
2025/02/05 | A15447 | 氰尿酸, 99%
Cyanuric acid, 99% | 108-80-5 | 100g | 45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