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4-53-1

基本信息
萘普生
DL萘普生
DL-萘普生
甲氧萘丙酸
萘普生混旋体
消痛灵
消炎宁
(+)α-甲基-6-甲氧基-2-萘乙酸
氧萘丙酸
萘普 生
(S)-(+)-2-(6-甲氧基-2-萘基)丙酸
(S)-(+)-A-甲基-6-甲氧基-2-奈乙酸
(+)-2-甲基-6-甲氧基-2-萘乙酸
(+)Α-甲基-6-甲氧基-2-萘乙酸
D-NAPROXEN
(+)-NAPROXEN
NAPROXEN
NAPROXENE
(S)-(+)-2-(6-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 ACID
(S)-(+)-(6-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 ACID
(+)-(S)-6-METHOXY-ALPHA-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CID
(S)-(+)-6-METHOXY-ALPHA-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CID
(S)-6-METHOXY-ALPHA-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CID
S(+)-6-METHOXY-ALPHA-METHYLNAPHTHALENE-2-ACETIC ACID
(S)-6-METHOXY-A-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CID
(S)-(+)-NAPROXEN
(S)-NAPROXEN
()-2-(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acid
()-2-(methoxy-2-naphthyl)-propionsaeure
()-propionicaci
(+)-2-(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 acid
(+)-2-(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acid
(+)-2-(Methoxy-2-naphthyl)-propionsaeure
物理化学性质
安全数据
22204-53-1(安全特性,毒性,储运)
常见问题列表
【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本品副作用比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少而较轻。有少数病例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部不适,严重时偶见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及黄疸等。
2. 中枢神经反应:表现为精神抑郁、嗜睡、头痛、眩晕、出汗、疲倦、听力减退及视觉障碍等。
3. 过敏反应:本品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可出现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及气急、呼吸困难等。故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及老年人慎用,孕妇禁用。
4. 其他反应:极少数病人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性贫血等。偶见肾脏损害,如肾脏出现蛋白尿、血尿、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及可逆性肾功能衰竭等。故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减少、哮喘、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萘普生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为PG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前列腺合成酶,具有显著的止痛和解热作用,口服吸收完全迅速,1次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同,在服用萘普生治疗期间可能会随时发生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故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忌用,其它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在严密医疗监督下服用。
一种回收D,L-萘普生甲酯料制备D,L-萘普生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蒸馏:以丙酰萘甲醚为起始原料,经溴代、缩酮、重排、水解、脱色、酸化、离心制 得D,L-萘普生粗品,然后向D,L-萘普生粗品中加入75%甲醇升温溶清,降温,析晶,抽滤,抽 滤所得滤饼为D,L-萘普生精品,抽滤所得滤液为甲醇母液;对所述甲醇母液蒸馏,蒸出大部分甲醇直至蒸干,将所得到的固体底料作为蒸馏产物备用,蒸馏产物中主要成分为D,L—萘 普生和D,L—萘普生甲酯;
2)萃取:步骤(1)所得蒸馏产物用甲苯溶清,搅拌萃取,分层,弃水层,取甲苯层备用;
3)甲酯化:步骤(2)所得甲苯层中加入甲醇与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得到D,L- 萘普生甲酯料粗品;
4)蒸馏提纯:步骤(3)得到的D,L-萘普生甲酯料粗品先常压蒸出甲苯,再减压蒸出前馏份,最后减压蒸出DL-萘普生甲酯料;
5)水解:步骤(4)所得D,L-萘普生甲酯料中加入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搅拌回 流,水解物为D,L-萘普生钠。
6)酸化:加热条件下将步骤(5)所得D,L-萘普生钠用盐酸调节pH至1~2,抽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液呈中性,烘干,得D,L-萘普生。
知名试剂公司产品信息
(S)-(+)-2-(6-Methoxy-2-naphthyl)propionic acid, 99%(2220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