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7-83-7
中文名称
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sulfite
CAS
7757-83-7
EINECS 编号
231-821-4
分子式
Na2O3S
MDL 编号
MFCD00003503
分子量
126.04
MOL 文件
7757-83-7.mol
更新日期
2025/05/14 16:20:08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粗制)
亚硫酸钠,无水
硫养粉
无水亚硫酸钠
硫养
亚硫酸钠 无水
硫化石
亞硫酸鈉
硫氧粉
硫氧
食用无水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 ACS, 98.0% MIN
英文别名
Sodium sulfite anhydrousSODIUM SULFITE, EXSICCATED
SODIUM SULPHITE
anhydroussodiumsulfite
disodiumsulfite
exsiccatedsodiumsulfite
natriisulphis
natriumsulfid
natriumsulfit
natriumsulfurosum
sodiumsulfite(2:1)
sodiumsulfite[na2so3]
sulfitedesodium
sulftech
Sulfurousacid,disodiumsalt
sulfurousacid,sodiumsalt(1:2)
s-wat
SODIUM SULPHITE 60-70% MIN
SODIUM SULPHITE ANHYDROU
SODIUM SULPHITE ANHYDROUS
所属类别
无机化工:金属硫化物及硫酸盐 所属类别一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o硫化物及硫酸盐 所属类别二
食品添加剂: 漂白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单斜晶体或粉末。
外观性质无色或米黄色颗粒结晶,工业品为红褐色或砖红色块状。
外观性状无色单斜晶体。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反应;难溶于乙醇。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熔点500 °C
堆积密度1480kg/m3
密度2.63
折射率1,484
储存条件Store at RT.
溶解度H2O: 1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形态固体
比重2.633
颜色白色至微黄色
PH值9.0-10.5 (25℃, 1M in H2O)
气味 (Odor)Odorless
酸碱指示剂变色ph值范围9.0 - 10.5 at 126 g/l at 25 °C
水溶解性23 g/100 mL (20 ºC)
敏感性吸湿性
Merck14,8682
稳定性稳定的。与强酸不相容。对水分和空气敏感。
NIST化学物质信息sodium sulfite(7757-83-7)
EPA化学物质信息Sodium sulfite (7757-83-7)
Absorptioncut-off at 265nm in H2O at 1M
安全数据
危险性描述H315-H319-H335
危险品标志Xn
危险类别码R31-R36/37/38-R22
安全说明S24/25
WGK Germany1
RTECS号WE2150000
F3-10
TSCAYes
海关编码28321000
应用领域
用途一
用于碲和铌的微量分析测定和显影液的配制,还用作还原剂用途二
用于人造纤维稳定剂、织物漂白剂、照相显影剂、染漂脱氧剂、香料和染料还原剂、造纸木质素脱除剂等用途三
用作普通分析试剂和光敏电阻材料用途四
还原性漂白剂,对食品有漂白作用和对植物性食品内的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蜜饯,最大使用量为2.0g/kg;也可用于葡萄糖、液体葡萄糖、食糖、冰糖、饴糖、糖果、竹笋、蘑菇和蘑菇罐头、葡萄、黑加仑浓缩汁,最大使用量0.60g/kg。竹笋、蘑菇及蘑菇罐头、蜜饯、葡萄和黑加仑浓缩汁的残留量(以SO2计)≤0.05g/kg;薯类淀粉残留量≤0.03g/kg;饼干、食糖、粉丝及其他品种的残留量小于0.1g/kg;液体葡萄糖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2g/kg。用途五
印染工业作为脱氧剂和漂白剂,用于各种棉织物的煮炼,可防止棉布纤维局部氧化而影响纤维强度,并提高煮炼物的白度。感光工业用作显影剂。有机工业用作间苯二胺、2,5-二氯吡唑酮、蒽醌-1-磺酸、1-氨基蒽醌、氨基水杨酸钠等生产的还原剂,可防止反应过程中半成品的氧化。造纸工业用作木质素脱除剂。纺织工业用作人造纤维的稳定剂。电子工业用于制造光敏电阻。水处理工业用于电镀废水、饮用水的处理。用途六
食品工业用作漂白剂、防腐剂、疏松剂、抗氧化剂。也用于医药合成。生产脱水蔬菜时用作还原剂。用途七
用于制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药品、漂白织物等, 还用作还原剂、防腐剂、去氯剂等。参考质量标准二
▼
▲
含量
≥96.0%
≥95%
铁
≤0.01%
≤10mg/kg
水不溶物
≤0.03%
-
游离碱(以Na2CO)3计)
≤0.60%
-
澄清度
通过实验
-
重金属(以Pb计)
≤0.01%
-
砷(以As计)
≤0.0002%
-
硒
-
≤5mg/kg
硫代硫酸盐
-
≤0.1%
pH值
-
8.5~10.0(10%溶液)
铅(GT-8-)
-
≤2mg/kg
参考质量标准一
国家标准GB 1894—92▼
▲
指标名称
指标(食品级)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主含量(Na2SO3)/%≥
96.0
铁(Fe)/%≤
0.01
水不溶物/%≤
0.03
重金属(以Pb计)/%≤
0.001
游离碱(以Na2CO3计)/%≤
0.60
砷(As)/%≤
0.0002
澄清度
通过试验
制备方法
方法一
纯碱液吸收法将硫黄燃烧得到的含二氧化硫气从吸收塔底部通入,与纯碱溶液进行逆流吸收,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送至中和槽,缓慢加入纯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至微酸性。然后加入烧碱溶液,使溶液Ph值达11~12,经脱色、过滤、澄清液经蒸发结晶、离心脱水、250~300℃下气流于燥,制得无水亚硫酸钠成品。其S+O2→SO2;
Na2CO3+SO2→Na2SO3+C02↑
Na2SO3+SO2+H2O→2NaHSO3
NaHSO3+NaOH→Na2SP3+H2O
方法二
由硫磺燃烧产生的含S0z的气体通入吸收塔与相对密度1.21(25°Bè)的纯碱溶液逆流吸收,生成的亚硫酸氢钠溶液Ph值达5~6,在中和槽中用相对密度1.21的纯碱溶液中和至微酸性,然后加热至102℃以上;再加入相对密度1.19的烧碱溶液中和至Ph值11~12,除去铁,同时得到亚硫酸钠溶液;中和液经真空(26.7kPa)蒸发浓缩、结晶分离,250~300℃气流干燥脱去结晶水即得产品。Na2CO3+SO2+H2O→NaHSO3[NaOH]→Na2CO3
方法三
吸收法用食品级纯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使其饱和后再加入精制氢氧化钠溶液,经晶析制得结晶亚硫酸钠,再经加热脱水,制得食用无水亚硫酸钠。7757-83-7(安全特性,毒性,储运)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 通风, 干燥毒性分级
中毒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356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820 毫克/公斤可燃性危险特性
不可燃烧; 火场产生有毒含钠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烟雾类别
有毒物质灭火剂
水,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
亚硫酸钠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颗粒粉末,有二氧化硫气味,干燥时稳定,对湿敏感。可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其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和酚酞呈碱性,与酸作用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1%水溶液的pH为8.3~9.4,有强还原性。加热时分解为硫化钠和硫酸钠,放置于空气中时逐渐氧化为硫酸钠。自然界中以无水亚硫酸钠、七水亚硫酸钠和十水亚硫酸钠三种形态存在,其中以无水亚硫酸钠最不易被氧化。
应用
无水亚硫酸钠可用作显影剂、制备亚硫酸纤维素酯、制备硫代硫酸钠、干果和肉类的防腐剂、印染工业中的脱氧剂,以及用作还原性的化学试剂,应用在化工和实验室的生产与合成中。
制备
亚硫酸钠可通过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得,当二氧化硫过量时,则生成亚硫酸氢钠。或者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气体,饱和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经晶析得七水物结晶,加热脱水则得无水亚硫酸钠。
鉴别试验
与“焦亚硫酸钠(09011)”中的3相同。含量分析
以减量法快速地准确称取试样O.25g(称准至O.0001g),置于250ml碘量瓶中,于该瓶中预先加入0.1mol/L碘液50ml及水50ml,混合后静置5min,加盐酸1ml,混匀,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淀粉试液(TS-235)约3ml,继续滴定至无色。毒性
ADI O~0.7mg/kg(SO2计,SO2和亚硫酸盐的总ADI值;FAO/WHO,2001)。LD50 600~700mg/kg(兔,经口)。
GRAS(FDA,§182.3798,2000)。
毒性
LD50(小白鼠静脉注射):175 mg/kg(以SO2计)。经大白鼠1~2年试验,饲料中含量为3.07×10-4(以S0,计)以下不呈现毒性作用,但含量加至6.15×10-4(以SO2计)时发生多发性神经炎与骨髓萎缩等症状,对成长有抑制作用。使用限量
GB 2760-2001(g/kg):葡萄糖、食糖、冰糖、饴糖、糖果、液体葡萄糖、竹笋、蘑菇及蘑菇罐头、葡萄、黑加仑浓缩汁,0.60;蜜饯,2.0;水果饮料浓浆0.25(以亚硫酸钠计),稀释10倍饮料残留量15mg/L(以S0:计)。FAO/WHO(1984,mg/kg):速冻小虾、对虾、龙虾的生制品100、熟制品30,速冻法式炸土豆50(以SO2计);带防腐剂的菠萝浓汁500(仅用于
包装储运
常规方法
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中间为双层牛皮纸的塑料编织袋或胶袋包装。内袋扎口或热合,外袋牢固缝口。每袋净重50kg。 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中。包装必须密封,勿与空气接触,防止受潮变质。不可与氧化剂、强酸类物品及有害有毒物质共贮混运。本品有潮解性,不宜久贮。运输时要防雨淋和日光曝晒。 失火时,可用水和各种灭火器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