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锶六水合物的应用与研究

2025/11/18 9:00:26 作者:风华

简述

氯化锶六水合物(英文名:Strontium chloride hexahydrate),别称六水合氯化锶,分子式为SrCl2·6H2O,分子量为266.62。常温常压下,该物质表现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颗粒,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可溶于热水,微溶于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

氯化锶六水合物.jpg

关于该物质的制备,可以工业碳酸锶或次锶为原料,经过工业盐酸酸化、净化,除去钡、铁及其他杂质,然后蒸发、浓缩、结晶、过滤、烘干制得[1]

干燥方法

文献提供了一种氯化锶六水合物的干燥方法:氯化锶六水合物依次通过流化床的若干级流化腔,同时,温度为50-100℃的热空气从末级流化腔进入流化床;热空气逆向依次进入每一级流化腔内对物料进行逆流干燥。该方法使干燥过程容易控制,用于干燥物料的空气与物料多次接触,热能利用率高。此外,通过干燥空气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产品均匀干燥,防止了部分氯化锶六水合物因过度干燥而脱出结晶水[2]

应用

氯化锶六水合物主要用于制备储能材料、纳米材料及有机合成催化剂等,根据相应文献内容做下述详细介绍:

实例一

以南极石,成核剂,增稠剂和导热剂为主要原料可制备得到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其中,成核剂以硫酸钡和六水氯化锶组成,其与南极石之间的晶体结构特征,晶格参数大小,物理性质等方面相匹配,并且配合添加增稠剂等成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变储能材料过冷度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南极石具有较大的相变潜热,因此,该相变储能材料还具有相变潜热大的特点。相关实验表明,制得相变储能材料过冷度只有0.4℃[3]

实例二

文献还报道了一种新型SrTiO3/Cu2O结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酸(四)异丙酯和氯化锶六水合物分别用酸溶解后,混合后调节pH为3~4,加热至90℃,保温3小时;然后加热至400~500℃,保温4~6小时,获得SrTiO3催化剂;在35℃下,将二水合醋酸铜搅拌溶于二醇甲醚中,搅拌,并超声处理60分钟,然后加入SrTiO3催化剂,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0~14,50℃搅拌10分钟;加入足量葡萄糖溶液,反应1~1.5小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固体,即得。上述过程制备得到的SrTiO3/Cu2O异质复合催化剂中SrTiO3和Cu2O形成异质结,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的应用,该异质结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特别是亚甲基蓝有机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92%[4]

有关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黄鱼的规模养殖,研究人员利用氯化锶六水合物进行大黄鱼幼鱼耳石标记,探讨了锶元素对大黄鱼幼鱼耳石的元素指纹标记效果,分析了锶元素标记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阶段性倍增饲养水体中锶离子浓度可使标记组个体在特定耳石区段的Sr/Ca比值显著提升,形成与对照组个体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Sr/Ca比值的显著差异(P<0.01),标记组,对照组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的Sr/Ca比值分别为(3.58±1.09) mmol/mol,(1.73±0.08) mmol/mol和(1.09士0.35) mmol/mol。此区段形成的Sr/Ca比值峰值可视作标记组个体的耳石锶元素人工标记。(2)标志组和对照组大黄鱼幼鱼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此项标记技术对受标个体的生长和存活状况不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可用作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的规模化标记手段[5]

参考文献

[1]程忠俭,常玉普,王连毅. 高纯六水氯化锶的制备工艺研究[J]. 无机盐工业,2010,42(11):46-47. DOI:10.3969/j.issn.1006-4990.2010.11.015.

[2]何从林,项昭保,蔡艳华.六水合氯化锶的干燥方法及其设备:CN201110149167.0[P].

[3]秦善,曹春峰,杨军,等.相变储能材料:CN201110283068.1[P].

[4]胡可军,夏咏梅,卢雅琳,等.一种SrTiO3/Cu2O异质结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1711180113.4.

[5]张辉,姜亚洲,袁兴伟,等.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J].中国水产科学, 2015, 022(006):1270-1277.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8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氯化锶六水合物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