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德国的巴斯夫公司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可发性聚苯乙烯(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特别多的优点,如吸水率较小、热传导率低、隔音性能优越、防潮、抗震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等。这种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简单,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聚苯乙烯材料最先被瑞典政府用于大规模的救生圈商业化生产中。此后由于其各种优良的性能,在汽车、火车、冷藏、建筑、船舶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与隔热防烟材料和抗震材料,同时也被广泛用作包装材料。

用途
可发性聚苯乙烯是一种理想的包装材料,由于其成型工艺简单,可以通过改变其具体的成型工艺,根据需求进行各种厚度、形状不同的产品的加工。当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受到较高的负荷时会被压弯变形,在受到冲击、坠落地面或者较大的震荡时,这种材料可以起到较好的抗震和级冲作用,而且,在许多特殊情况下,该材料可以通过提高其自身表面密度承受住较大的冲击和负荷,因此,在防冲击、防破碎和防震包装中能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吸收能量的能力和极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品、蔬菜水果、精密仪表、仪器和各种贵重物品等的包装领域。
可发性聚苯乙烯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面和墙体。EPS作为外保温复合墙体具有非常良好的节能隔热效果;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保温屋面适用于、柏油、住宅、工厂和平式屋面,起着隔热保温、密封、隔音和阻挡水蒸汽等重要的作用。
此外,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还可作为保护性材料,在机械行业中作为铸造机械部件中的消失模以代替木模。能达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在高寒地区,用做管道电子系统、地下基础设施及修筑公路、铁路的防冻材料;还可用于制造海上围油栏、海洋救生设备以及浮标,可以减少油船卸油时对水域造成的污染等等[1]。
市场情况
1979年,我国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消费总量只有约5000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事业的高速发展,可发性聚苯乙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发性聚苯乙烯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广大人民对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的使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发性聚苯乙烯可以实现4R原则,即Reuse、 Reduce、 Recycle、 Recovery。目前,国内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年消费总量已经达到近90万吨的规模,其中,用于包装材料约占50%,用于建筑材料占45%,其它用途占5%,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应占总用量的70%,因此国内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到2010年,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的消费总量将会突破100万吨。而且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对于建筑材料保温和节能的高要求,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1]。
参考文献
[1]张庆雷. 悬浮聚合制备可发性聚苯乙烯的改进研究[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DOI:10.7666/d.y167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