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520 AM 作为高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其性能的稳定发挥直接依赖于规范的储存方式与科学的使用操作。无论是储存过程中温度、光照、冻融次数的把控,还是使用时试剂配制、细胞处理、检测时效的管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偏差都可能导致探针失效,进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小萤总结了Cal520AM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一、储存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温度:未开封的 Cal-520 AM 粉末需保存在-15℃以下保存。
全程避光处理:该探针对光敏感,储存时需避免强光直射,防止荧光基团提前激活。
避免反复冻融:粉末溶解为储备液后,需按单次用量分装成小份,密封后仍在 - 15℃以下保存。每次使用取 1 份,解冻后立即使用,禁止反复冻融。
储备液特殊要求:用 DMSO 配制的储备液,若短期内(1 周内)使用,可暂存于 4℃冰箱并避光;长期储存必须放回 - 15℃,且尽快使用完毕。
二、使用注意事项
试剂配制细节
溶解粉末时,需使用高质量无水 DMSO,避免水分导致探针水解,影响细胞穿透性。
稀释为工作溶液时,必须加入 0.04% 的 Pluronic®F-127,帮助探针均匀分散,防止在缓冲液中沉淀。
细胞处理要求
孵育前确保细胞状态良好,避免使用老化或污染的细胞。
工作溶液与细胞的孵育时间需控制在60-90 分钟,温度保持 37℃,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信号不稳定。
洗涤与检测时效
孵育后需用 HHBS 缓冲液轻轻洗涤细胞 2-3 次,彻底去除多余探针,减少背景荧光干扰。
洗涤后需立即进行荧光检测,避免探针在细胞内渗漏或荧光衰减。
仪器参数设置
荧光显微镜或酶标仪需准确设置参数:激发波长490-492nm,发射波长515-525nm,避免波长偏差导致信号检测不准确。

以上是Cal-520 AM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想了解更多Cal-520 AM技术资料,可详询百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