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全球化工产能重心持续向东迁移,据相关统计:过去两年欧洲、日韩和东南亚等地区产能关停超过1800万吨/年,而未来4年,全球24个主要化工产品新增产能预计为4750万吨/年,亚洲新增产能占比高达86.4%。
1、化工产能“东升西降”,中国丁二烯行业产能占比提升
2021-2025年,全球丁二烯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受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中国产能占比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底,国内丁二烯产能总量将达到757.7万吨/年,在全球丁二烯产能总量的占比提升至36%左右。
展望未来,2026-2029年,国内总计仍有超过300万吨/年的增量计划,但同时欧洲、韩国等地区亦有产能关停计划。预计到2029年,全球丁二烯行业产能较2024年增长13%,其中东北亚地区总产能增长约25%,而欧洲产能将下降4%左右。整体“东升西降”的趋势较为明显。
2、中国丁二烯行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
2007-2025年,丁二烯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基数自2007年的163.9万吨/年增加至2025年的757.7万吨/年,增长率高达362.29%。在近20年的发展趋势中,丁二烯行业逐步向规模化趋势推进。2020年前产能增加与价格息息相关,2008年均价17122元/吨,带动2009年产能增幅20.63%;2011年均价15688元/吨,带动2012-2013年产能快速增长。2020年后行业进入“大炼化”时代,产能增幅加快。
作为石脑油制乙烯的副产品,丁二烯行业产能扩张具有一定“被动性”。未来趋势来看,大炼化时代行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特点,丁二烯行业产能仍显被动增量。但在能源成本高位影响下,轻烃裂解成本优势凸显,影响丁二烯产能增速放缓。虽丁二烯行业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但产能增速明显低于乙烯。
3、需求集中地的格局延续,丁二烯仍呈现净流入状态
东北亚是全球丁二烯消费集中地,未来中国上游、下游继续扩能,这一格局将会延续。受供需环境影响,全球丁二烯贸易流向格局短期难以发生结构性变化,中国依旧是丁二烯净流入地区。受欧美地区需求疲软影响,远洋船货对中国市场的补充较为充裕。
对比2024年数据来看,2025年1-8月国内丁二烯进口总量在33.73万吨,其中韩国占比仍居首位。但是中东、欧洲和美国数量占比有显著提升,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截至8月份的进口量已然大幅高于去年全年。
虽丁二烯产能“东升西降”,但同时欧美的需求亦呈现萎缩,影响丁二烯仍需依靠出口环节区域内的供应压力。四季度欧美地区下游需求难有明显回升预期,出口到亚洲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同时叠加四季度中国新产能有增量计划,预计供应面或将对行情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