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抗体保存状态需从物理特性、功能活性及保存操作三方面入手,缺一不可。物理变化是直观信号,活性验证是核心标准,而保存记录可追溯潜在风险因素。
具体检查方法
1、物理状态检查
溶液外观:正常应为澄清透明液体,若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变化(如变黄),提示蛋白质聚集或降解。
分装与冻融:未分装或反复冻融(>3次)会显著增加失活风险,建议通过实验记录确认冻融次数。
2、活性功能验证
3、保存记录核查
储存条件:确认是否严格遵循说明书温度(如-20℃/-80℃/4℃),避免存放于自动除霜冰箱。
时间节点:未开封抗体通常有效期1-2年,开封后建议3-6个月内使用完毕,超期需加强活性检测。
保存良好的核心标准
物理无异常:溶液澄清、无沉淀,分装规范且冻融≤2次;
活性达标:验证实验中信号强度、特异性与新抗体无显著差异;
记录完整:储存温度、开封时间、使用次数等信息可追溯。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评估抗体保存状态,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若问题持续,建议联系供应商或更换新批次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