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黄酮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大类酚类物质,并表现出多种生物效应。P-糖蛋白是存在于肠道、性腺和其他器官中的一大类外排转运蛋白的一部分。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雄性白化大鼠。在用过量的戊巴比妥处死动物后,用 50 毫升冰冷的盐水冲洗整个小肠。分离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每段外翻,制备 5 cm 长的囊,将 1 ml 尼群地平溶液通入外翻的囊(浆膜侧),将囊的两端紧密结扎。将含有尼群地平溶液的囊浸入 30 ml 含有 25 mM 葡萄糖的 Dulbecco 磷酸盐缓冲溶液 (D-PBS) 中,并将相同浓度的不同生物类黄酮,即地奥司明、槲皮素、白杨素、甲基橙皮苷和棉苷引入粘膜侧。通过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定期从粘膜培养基中收集样品来确定尼群地平从浆膜到粘膜表面的肠道转运:0、10、20、30、60、90 和 120 分钟。样品采用 HPLC 分析。地奥司明和槲皮素在所有地区以几乎相同的程度降低尼特地平的转运率。白杨素和棉素在回肠中降低尼全地平的转运率比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降低程度更大。甲基橙皮苷抑制了回肠和空肠中的尼群地平转运,但在十二指肠中未引起抑制。结论:所有生物类黄酮,即槲皮素、地奥司明、甲基橙皮苷、棉苷和白杨素,都减少了 P-gp 底物尼群地平在大鼠肠道中的转运。P-gp 在回肠中的表达最高,其次是空肠和十二指肠。
方法和结果:在接受 0、1.25 或 5% 膳食浓度的 B6C3F1 小鼠中进行了维生素 P 组化合物甲基橙皮苷的长期致癌性研究。继续给药 96 周,然后将小鼠维持基础饮食再 8 周。在实验期间,在给予 1.25% 剂量的甲基橙皮苷的女性和接受 5.0% 治疗的两性中观察到器官重量的最终变化的生长迟缓。然而,在死亡率或临床体征方面没有明显的生物学显着影响。此外,用甲基橙皮苷治疗不会导致血液学、临床化学和尿液分析数据发生任何变化。在组织学检查中,在治疗小鼠中未观察到非肿瘤和肿瘤病变发生率的显着变化。结论: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使用的 96 周喂养方案中,甲基橙皮苷对 B6C3F1 小鼠没有任何致癌性。
甲基橙皮苷对腺苷或相关化合物诱导的冠状动脉血管舒张的增强作用
“11013-97-1”是甲基橙皮甙(Methyl hesperidin)的CAS号,以下是对甲基橙皮甙的详细介绍:
CAS号:11013-97-1
中文名:甲基橙皮甙;甲基橙皮苷
英文名:Methyl hesperidin
分子式:C29H36O15
分子量:624.59(也有资料给出624.587)
外观:黄至橙黄色粉末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有时描述为白色针状结晶。
气味:无臭或有微臭,有的资料描述为略苦味道。
熔点:95°C(但有的资料未给出熔点数据)。
密度:1.6±0.1 g/cm3
沸点:900.4±65.0 °C at 760 mmHg
闪点:293.0±27.8 °C
溶解性:易溶于水(100g/100ml,室温)、甲醇、乙醇(50g/100ml),难溶于乙醚、苯。
稳定性: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生理功能:甲基橙皮甙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使毛细血管渗透性正常化,通过增加毛细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达到强化毛细血管的目的。同时,它还能够支持和保护血管系统的完整性。
应用领域:甲基橙皮甙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医药领域,它可用于治疗与毛细血管相关的疾病;在保健品领域,它可作为抗氧化剂、血管保护剂等;在化妆品领域,它可用于改善皮肤微循环、增强皮肤弹性等。
制备:甲基橙皮甙可由柑橘类果皮制得的橙皮苷经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具体过程包括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4~5,用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反应,再用正丁醇抽提后除去溶剂,最后用异丙醇重结晶而得。
来源:甲基橙皮甙主要来源于柑橘类植物的果皮,如枳壳、橘柑等。
储存条件: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氧化剂等不相容物质接触。
危险性:甲基橙皮甙在常规条件下较为稳定,但使用时仍需注意防火等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甲基橙皮甙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物质,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同时,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其储存条件和安全性。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