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C₄₀H₅₂O₄
分子量:596.84 g/mol
CAS 号:472-61-7
结构特点:
分子两端各有一个羟基(-OH)和酮基(C=O)组成的极性基团,中间为共轭双键链,这种 “双亲性” 结构使其既能溶于水(通过极性基团),又能溶于脂类(通过共轭链),可在细胞膜中定向分布,高效清除自由基。
存在三种立体异构体:3S,3'S(天然主要形式,如雨生红球藻中)、3R,3'R 和 3R,3'S(人工合成混合异构体),天然构型生物活性更高。
来源:
微生物: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含量最高,干重中可达 1.5%-4%)、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含量约 0.4%-0.8%);
海洋生物:虾、蟹、三文鱼、磷虾等(颜色来源于食物链中积累的虾青素)。
天然来源:
人工合成:通过化学合成法生产(如巴斯夫工艺),主要为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成本较低,但天然来源更受高端市场认可。
外观与颜色:深红色粉末或晶体,纯品在溶液中呈鲜艳橙红色(浓度越高颜色越深)。
溶解性:
脂溶性为主,易溶于氯仿、二甲基亚砜(DMSO)等有机溶剂;
水溶性较差,需通过微胶囊化、纳米乳等技术实现水性体系应用(如饮料、护肤品)。
稳定性:
对光、热、氧敏感,易氧化降解失色,需避光、低温(<20℃)、密封保存;
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均可能发生结构异构化,中性条件下较稳定。
作用机制:
清除单线态氧(�¹O₂)、羟基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等多种自由基,尤其擅长在细胞膜 “两端”(亲水和疏水区域)定向捕获自由基,形成 “抗氧化屏障”;
抑制 NF-κB 等炎症通路,减少 IL-6、TNF-α 等促炎因子释放,缓解慢性炎症。
应用场景:
抗衰抗皱:添加于精华、面霜中,对抗紫外线(UV)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减少胶原蛋白降解(体外实验显示可抑制 MMP-1 酶活性达 60% 以上);
舒缓修复:用于敏感肌产品,缓解泛红、炎症(如玫瑰痤疮辅助护理);
防晒增效:与化学防晒剂复配,减少紫外线对 DNA 的损伤(如日本资生堂、美国雅顿等品牌已应用)。
运动健康:减少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和氧化应激(如马拉松运动员补充虾青素可缩短恢复时间);
视力保护:改善干眼症、视疲劳,延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
心血管健康: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医药与保健品:
化妆品:
美特(湖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陈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