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芝二醇主要存在于灵芝的子实体、孢子粉及菌丝体中,是灵芝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成分之一。不同品种的灵芝(如赤灵芝、紫灵芝)中三萜含量及组成可能存在差异,其中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研究最广泛的品种,赤芝二醇为其特征性成分之一。此外,灵芝的栽培方式(如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及提取工艺(如乙醇提取、超临界CO₂萃取)可能影响赤芝二醇的含量。
赤芝二醇作为灵芝三萜的代表成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活性,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赤芝二醇对多种肿瘤细胞(如肝癌、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包括: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线粒体途径(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3/9)或死亡受体途径(如Fas/FasL)触发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于G1期,下调周期蛋白(如cyclin D1)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的表达。
抑制肿瘤转移: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同时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减少转移潜能。
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M2型极化,减少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的分泌。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如NF-κB、MAPK、JAK-STAT)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介质(COX-2、iNOS)的表达;同时促进抗炎因子(如IL-10)的分泌。
免疫调节: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2)分泌;调节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与抗原呈递能力,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
减轻化学性肝损伤(如CCl4、酒精诱导),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减少肝细胞坏死及炎症浸润。
抑制肝纤维化相关基因(如TGF-β1、α-SMA、Col-I)的表达,减少胶原沉积,改善肝组织结构。
清除自由基(如DPPH、ABTS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的病理改变(如β-淀粉样蛋白沉积、α-突触核蛋白聚集)。
吸收与代谢:灵芝三萜类成分(包括赤芝二醇)口服后吸收较差,主要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水解为次级代谢产物(如苷元或小分子酸),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动物实验显示,灵芝三萜在体内的分布以肝脏、肾脏为主,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胆汁和尿液排泄。
安全性:灵芝作为传统中药,长期食用安全性较高。动物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灵芝提取物(含赤芝二醇)的LD50较高(通常>2000 mg/kg),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但高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