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小鼠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之融合细胞NG108-15
来源
由小鼠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融合获得
类型
杂交神经元/胶质细胞系
生长方式
贴壁或悬浮生长
分子特征
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与胶质细胞标志物,具备神经递质释放能力和突触形成潜能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专用完全培养基,37°C,5% CO₂
冻存条件
90%FBS + 10%DMSO
小鼠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之融合细胞NG108-15(NG108-15 cell line)是一种经典的哺乳动物杂交细胞系,由小鼠神经细胞瘤(Neuroblastoma)与大鼠神经胶质瘤(Glioma)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获得。该细胞兼具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多种特性,能够形成突触样结构,具备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能力,同时表达GFAP、MAP2等标志物。由于其稳定的遗传背景与易培养性,NG108-15被广泛应用于神经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神经递质代谢与受体功能分析、以及神经毒理与药物筛选等领域。该细胞可在体外长期稳定传代,适合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多种实验。
小鼠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之融合细胞NG108-15在神经科学及药物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神经递质研究:作为乙酰胆碱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体外模型,用于研究递质的合成、释放与降解机制。• 受体功能分析:在神经递质受体表达及信号通路解析中,常被用于膜片钳、钙成像等技术研究。• 药物筛选与毒理评估:用于筛选神经系统药物及评估其对神经元功能和生存的影响。• 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机制研究中提供细胞模型支持。• 神经-胶质相互作用研究:由于兼具两类细胞特性,可用于探讨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与代谢协作。
NG108-15细胞的培养建议使用专用完全培养基,维持在37°C、5% CO₂的恒温培养箱内。推荐实验方案包括:•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GFAP、Synapsin等标志物以确认细胞类型与分化状态。• 神经递质释放检测:利用HPLC或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含量。• 电生理记录:使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突触电流,分析受体反应特性。• 分化诱导实验:通过改变培养条件诱导神经元样分化,观察形态变化与功能改变。• 药物作用实验:测试候选药物对细胞存活率、信号通路激活及递质释放的影响。
NG108-15细胞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双重特性:同时具备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征,适合多种研究方向。• 稳定性高:遗传背景和表型稳定,可长期传代。• 易于培养:对培养条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适中。• 可分化潜力:在特定诱导下可表现出成熟神经元形态与功能。• 多技术兼容: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等多种实验方法。
小鼠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之融合细胞NG108-15以其独特的双重细胞特性,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单细胞测序及脑类器官等技术的发展,NG108-15有望在更精细的神经网络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解析及个性化药物筛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该细胞系的综合特性,使其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中都具有持续的科研价值。
青旗(上海)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微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