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红菌丙素主要存在于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ase)的子实体中,竹红菌是一种寄生在竹子(如毛竹、箭竹)上的真菌,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等亚热带地区。提取分离方法通常包括:
粗提:竹红菌子实体干燥后粉碎,用乙醇或甲醇回流提取,浓缩得粗提物。
脱脂:粗提物用石油醚或乙醚脱脂,去除低极性成分(如脂质、色素)。
色谱分离:通过硅胶柱色谱(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聚酰胺柱色谱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最终得到竹红菌丙素单体。
竹红菌丙素的核心活性是光敏性,在特定波长光照下可产生单线态氧(¹O₂)和自由基,引发细胞损伤,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
抗肿瘤:在肿瘤部位富集后,经630-650 nm红光照射,产生细胞毒性物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坏死,对乳腺癌、肝癌、皮肤癌等有抑制作用。
抗微生物:对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病毒(如疱疹病毒)有光敏杀灭作用,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或抑制DNA复制。
在无光照条件下,竹红菌丙素可抑制NF-κB、MAPK等炎症信号通路,减少TNF-α、IL-6等促炎因子释放,对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改善作用。
初步研究显示,竹红菌丙素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神经元凋亡,对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潜在保护作用。
湖北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