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24-6

物理化学性质
制备方法

4548-45-2

456-24-6
1. 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100g 2-氯-5-硝基吡啶(Aldrich)溶解于600g二甲基亚砜中,随后加入100g无水氟化钾。 2. 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70℃,持续搅拌18小时。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3. 用500mL盐水、500mL乙酸乙酯和500mL己烷依次稀释反应混合物。 4. 将混合物通过硅藻土垫过滤,分离有机相。水相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和己烷混合溶剂萃取三次。 5. 合并所有有机相,用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随后减压浓缩去除溶剂。 6. 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采用10-30%乙酸乙酯/己烷梯度洗脱。收集目标馏分,旋转蒸发至恒重,得到76g(产率84%)2-氟-5-硝基吡啶,为油状物。 7. 在氮气保护下,将76g 2-氟-5-硝基吡啶溶解于500mL乙酸乙酯中,加入100g预先用乙醇和乙酸乙酯各洗涤三次的阮内镍。 8. 置换反应体系为氢气氛围,在30 psi压力下反应18小时。 9. 反应完成后,置换为氮气氛围,反应混合物通过硅藻土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去除溶剂。 10. 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氯仿为洗脱剂)纯化,随后用氯仿重结晶,得到42g(产率70%)6-氟吡啶-3-胺,为白色片状晶体,熔点90-91℃。质谱(m/e):[M+H]+ 112.7。
参考文献:
[1] Chemistry Letters, 1993, # 3, p. 509 - 512
[2]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4, vol. 14, # 6, p. 1411 - 1416
[3] Patent: US6355636, 2002, B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 column 64
[4] Patent: EP1171440, 2004, B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 53
[5] Tetrahedron, 1980, vol. 36, p. 1931 -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