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溴-5-氯吡啶(2,3-Dibromo-5-chloropyridine,CAS: 137628-17-2)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熔点41.0-45.0 °C,分子式为C5H2Br2ClN,分子量271.34,其外观如图1所示。
图1. 2,3-二溴-5-氯吡啶外观
制备方法
将化合物3-溴-氯代吡啶酮(33.51 g, 161 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251 mL)中,室温下加入三溴氧化磷(52.12 g, 182 mmol),反应体系加热至80℃搅拌72小时。冷却后将反应液倾入冰水中,真空过滤得棕褐色固体粗品。粗品用乙醚溶解,水相用碱调节pH至13后,用乙醚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经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产物溶于沸腾正己烷并加入活性碳,回流后通过硅藻土过滤,无色滤液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产物2,3-二溴-5-氯吡啶(18.1 g, 收率45%)。通过浓盐酸调节水相pH至1可回收起始吡啶酮原料(13.84 g, 回收率40%)。产物表征数据:IR(净膜)3060, 1538, 1405, 1370, 1135, 1030, 905 cm⁻¹;¹H NMR δ 8.28 (d, J = 2 Hz), 7.89 (d, J = 2 Hz);¹³C NMR δ 146.93, 141.45, 141.02, 131.34, 124.01;元素分析计算值 C₅H₂Br₂ClN: C 22.13%, H 0.74%, N 5.16%;实测值: C 21.93%, H 0.53%, N 4.90%。[1]
应用
2,3-二溴-5-氯吡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
增殖性疾病潜在药物
梁阿朋等人[2]以2,3-二溴-5-氯吡啶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多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调节Hippo通路,主要用于增殖性疾病(如癌症)的治疗或预防,尤其是用于调节和治疗YAP/ TEAD的异常活性所导致的相关疾病。
PKMYT1抑制剂
PKMYT1(膜相关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也称为MYT1)是一类蛋白激酶,属于WEE蛋白激酶家族,参与细胞周期调控。WEE蛋白激酶家族包括WEE1、WEE2和MYT1三个成员,其中WEE1和MYT1参与调控体细胞有丝分裂,而WEE2参与调节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MYT1基因(mRNA水平)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具有高表达,如胃癌、NSCLC、食管癌、肾透明细胞癌、胶质瘤、CRC、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头颈鳞状细胞癌、肝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胆管癌等。目前尚未有PKMYT1靶点的抑制剂上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PKMYT1抑制剂来满足临床需求。刘谦等人[3]以2,3-二溴-5-氯吡啶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吲唑的化合物,其对于膜相关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KMYT1)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与PKMYT1活性相关的疾病或病状。
参考文献
[1] Quallich GJ, Fox DE, Friedmann RC, Murtiashaw CW. Azatetralone synthesis via regioselective Grignard coupling and Parham cyclization.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2, 57(2):761-4.
[2] 梁阿朋,刘广斌,陈少清,李钧,吴豫生,尹洲,董胜利,牛成山,李美华. 多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 118930522 A.
[3] 刘谦,李晓勇,陈忠辉,梅红江,刘永东,田强,宋宏梅,葛均友. 含有吲唑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 11893053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