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溴水杨酸,也称为5-Bromosalicylic acid,为无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醇、醚和氯仿,难溶于水。它主要作为有机合成中的中间体和起始化合物,可用于一些生化分析方法中。
应用
1、氟苯水杨酸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非甾体抗炎药,其抗炎镇痛效果好,药物半衰期长,副作用小。因此,高效简单的氟苯水杨酸生产路线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易洋采用纳米钯超声辅助原位催化合成氟苯水杨酸,通过原位法制备出来小于5nm的聚乙二醇纳米钯材料,采用2,4-二氟苯硼酸:5-溴水杨酸摩尔比1.5:1,2倍当量碳酸钾,10mmol聚乙二醇,乙酰丙酮钯1.5 mol%,16ml 50%乙醇水溶液,反应温度75℃,超声功率125W,反应时间100min。氟苯水杨酸最高分离产率达95.56%,此反应简单高效,不需复杂的制备或负载工艺,同时具有较高的产率,对于氟苯水杨酸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
2、在生物标记领域,近红外光激发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与有机染料分子和量子点相比表现出极大的优势。郭淑婷采用晶种法制备金纳米棒,根据TEM、UV-vis表征结果,对比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BDAC)和5-溴水杨酸两种添加剂对金纳米棒生长的辅助效果,发现5-溴水杨酸可显著提高金纳米棒的形貌均匀性及棒状颗粒的产率,并制备得到长径比为2.8~6.0,共振吸收峰为600~1000nm的金纳米棒。成功采用胱胺分子修饰金纳米棒使其表面带氨基,发现胱胺分子修饰并不影响金纳米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及其在水中分散性,且有利于生物应用及复合结构的制备[2]。
3、王新颖等人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0.73Ce0.18Mg0.09Ni3.20Al0.21Mn0.10Co0.60的电化学性能,由5-溴水杨酸和苯胺合成了一种席夫碱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从紫外与红外图谱可知,合成了目标席夫碱。添加1%席夫碱后,合金的相结构没有改变,与未添加席夫碱的合金电极相比,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略有下降,但50次充放电循环后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添加5%席夫碱的电极容量保持率从63%提高到75%,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有增加。经表面处理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与极限电流密度IL均有大幅度提高,动电位极化曲线也表明合金电极的抗腐蚀能力变强。以上结果均表明,添加少量席夫碱有助于改善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3]。
参考文献
[1] 易洋. 超声法高效催化合成氟苯水杨酸[D]. 湖南:湘潭大学,2018.
[2] 郭淑婷. 金属-上转换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江苏:东南大学,2015. DOI:10.7666/d.Y2920900.
[3] 王新颖,黄红霞,谢文强,等. 席夫碱对La-Mg-Ni基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学,2016,33(7):813-819.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7.15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