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磺酸钙是一种降血钾药,常用的中文名为曲伐沙星,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衰患者的高钾血症。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的双盲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药(59例)与对照药(聚苯乙烯磺酸钠)有同等的血清钾抑制效果,在临床治疗急性及慢性肾功能障碍引起的高钾血症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图1 聚苯乙烯磺酸钙的性状图
背景介绍
图2 聚苯乙烯磺酸钙的化学结构式
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常会导致严重的心律不齐,血压降低,甚至心跳骤停。选择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降钾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聚苯乙烯磺酸钙在1975年由日本科研人员研发并在日本上市,2012年该药在中国获得批准并上市应用于临床治疗,后纳入医保药物。聚苯乙烯磺酸钙有很好的降低血钾作用,该药物说明书为:"聚苯乙烯磺酸钙用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高钾血症",而临床中有很多肾功能正常,血肌酐正常的高钾血症患者。[1]
药理作用
聚苯乙烯磺酸钙经口或灌肠给药后,不被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特别是结肠附近,聚苯乙烯磺酸钙的钙离子和肠道内的钾离子交换,聚苯乙烯磺酸树脂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以原样从粪便中被排泄,其结果使肠道内的钾被清除至体外。
用法用量
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时,建议的用法用量为成人每日20g(2袋),儿童每日5g-10g(半袋-1袋),分1-3次服用。服时可将粉末混悬于150ml水中,搅匀后立即服用。
临床应用
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高钾血症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在CKD非透析患者中选择有效快速的口服降钾药物是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研究人员研究了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120例,就诊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肾脏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研究组血钾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50;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eGFR水平与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50。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81.6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能够更快的降低患者血钾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2]
使用说明
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时应该注意防止过量给药,应在给药同时监测血清钾和血清钙的浓度,当血清钾浓度低于4~5mEq/L时应停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慎用。由于降低血清钾的效果,可能增强洋地黄中毒作用,合用时应慎重给药。钾中毒严重的病例(>6.5mEq/L),并伴心电图改变时,只用是不充分的,需应用其它降钾措施。有高葡萄糖甙水平的患者,血钾浓度降低过快可能发生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尤其对心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服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时应使用低钾高热量饮食及控制酸中毒。低血钾、高血钙患者禁用聚苯乙烯磺酸钙。对不耐受果糖者、1,6-二磷酸果糖缺乏及甲醇中毒等患者,在服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时,禁与山梨醇同服。
参考文献
[1] 杨成,逄玉涛,潘德璋.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高钾血症的临床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34 : 3.
[2] 汤霞霞.聚苯乙烯磺酸钙在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J].北方药学, 2024, 2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