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盐酸阿替卡因是口腔用局部麻醉剂,主要成分为盐酸阿替卡因和肾上腺素,特别适用于涉及切骨术及粘膜切开的外科手术过程。该药剂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唯一口腔专用局部麻醉剂,与利多卡因同属酰胺类局部注射麻醉剂。与其它局部麻醉药相比,盐酸阿替卡因的主要特点是麻醉起效时间快;对组织浸润性强,不须阻滞麻醉;麻醉效能高,安全范围大,麻醉持续时间适宜;过敏的发生率较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较小,毒副作用低[1]。

制备方法
盐酸阿替卡因的制备工艺最初是由德国的FarbwerkeHoechst公司开发,相关工艺操作繁琐,收率偏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盐酸阿替卡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步骤如下:
(a)在甲醇钠溶液中加入巯基乙酸甲酯,降温至零下3-5℃,滴加α-甲基丙烯腈,滴毕后,室温反应6-8h,用浓盐酸调pH=3-5,升温至60℃反应2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控制温度60℃以下蒸去甲醇,搅拌析出类白色固体,过滤,烘干,得到盐酸阿替卡因中间体B276.0g。
(b)将步骤(a)得到的盐酸阿替卡因中间体B和碱溶液一起加入到二氯甲烷中,降温至2-6℃滴加α-氯丙酰氯,滴毕后,反应液室温反应2h,保温完毕后,反应液静置分层,有机层用元明粉干燥,过滤,滤液降温至3-8℃,滴加正丙胺,滴加完毕后,回流反应2h,回流完毕后,滴加2%碳酸氢钠水溶液,反应液静置分层,有机层用元明粉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到的油状物加入乙醇溶解,用浓盐酸调pH=3-4,降温至3-5℃,析出的产品即为盐酸阿替卡因[1]。
检测方法
文献报道了一种盐酸阿替卡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盐酸阿替卡因标准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述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建立吸光度浓度标准关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定结果和所述吸光度浓度标准关系,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溶液中盐酸阿替卡因的含量。上述方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快,且准确度高[2]。

有关研究
实验测定盐酸阿替卡因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和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 pH 对其的影响。具体地,采用 HPLC 法测定盐酸阿替卡因的浓度,用摇瓶法测定盐酸阿替卡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盐酸阿替卡因易溶于生理盐水,蒸馏水和系列不同 pH 的磷酸盐缓冲液。盐酸阿替卡因在正辛醇-水中的分配系数 P 为0.31(lgP =-0.51)。故可得出结论:盐酸阿替卡因为溶解度大的亲水性药物[3]。
参考文献
[1]王庭见,郭桂生,杨彦军,等.一种盐酸阿替卡因的制备方法:CN201410856195.X[P].
[2]赵润菊,刘甜甜,伍常友.一种盐酸阿替卡因含量的检测方法:CN202211091241.2[P].
[3]杨丽,吴东泽,吴莉芳,等.盐酸阿替卡因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6, 37(5):4.DOI:10.11778/j.jdxb.2016.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