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5-氯吡啶-2-羧酸以吡啶环为核心,2号位连羧基(具有酸性,可酯化、酰胺化),5号位连氯原子(吸电子,易亲核取代),吡啶环氮原子使环亲核反应活性增强。其可发生羧基衍生、氯原子取代、环还原及偶联反应,是药物、农药及功能材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图一 5-氯吡啶-2-羧酸
合成
1000ml四颈烧瓶,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加入5-氯-2-氰基吡啶(27.7g,0.2mo)、277mg乙醇,搅拌溶解,加入10%NaOH水溶液277ml,加热至90~100,回流搅拌1.5小时,TLC TLC[鉴别反应条件结束膨胀(丁醇-乙酸-水=5:2:2)],反应完成,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用2NHCl~3将pH值调节至2,减压浓缩至100ml,加入甲醇至200ml,冷却至0~5,过滤,固体析出,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向残渣中加入450ml二氯甲烷和50ml甲醇,搅拌1小时,过滤,用10%甲醇-二氯甲烷混合物洗涤固体,60~65真空烘箱真空干燥2小时,为白色固体5-氯吡啶-2-羧酸525.5g,收率81.4%[1]。
图二 5-氯吡啶-2-羧酸的合成
在氩气气氛下将化合物2-溴-5-氯吡啶(4.54g,23.6mmol)悬浮在干燥的Et2O(100mL)中。在-78°C下向悬浮液中加入1.54 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16.9 mL,26.0 mmol),搅拌混合物2小时,得到棕色溶液。将二氧化碳气体(约2L)吹入溶液中,搅拌混合物2小时。加热至室温后,真空蒸馏出溶剂。将获得的棕色固体用己烷洗涤,并悬浮在水中(50mL)。向该悬浮液中加入1M HCl(30mL)后,真空浓缩混合物。用Et2O洗涤获得的白色固体,得到白色固体状化合物5-氯吡啶-2-羧酸(358mg,2.27mmol,9.6%)。核磁氢谱为(DMSO-d6) δ: 8.05 (2H, d, J = 8.4 Hz), 8.12 (1H, dd, J = 8.4, 2.3 Hz), 8.76 (1H, d, J = 2.3 Hz). ESI-MS m/z: 158 [(M+H)+, 35Cl], 160 [(M+H)+, 37Cl][2]。
图三 5-氯吡啶-2-羧酸的合成2
参考文献
[1]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贝曲西班结构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1510888940.3[P].2016-02-24.
[2]Mochizuki A ,Nagata T ,Kanno H , et al.2-Aminomethylphenylamine as a novel scaffold for factor Xa inhibitor[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1,19(5):1623-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