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4-氰基吡啶 N-氧化物(4-Cyanopyridine N-oxide)的外观为白色结晶固体,具有较强的极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可发生水解、还原等反应,N-氧化物基团则可参与环加成、脱氧、α-氢的活化等反应,且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与配位能力。它主要作为关键中间体,合成多种含吡啶环的功能分子。
图一 4-氰基吡啶 N-氧化物
合成
向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4 - 氰基吡啶(1.0 mmol,约 104 mg)与无水二氯甲烷(10 mL),磁力搅拌使底物完全溶解;随后将体系置于冰浴中冷却至 0℃,缓慢分批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1.2 equiv,约 257 mg,纯度 70%),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副反应,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中搅拌 30 分钟。移除冰浴,将反应体系恢复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 4-6 小时,通过薄层色谱(TLC)监测进度(展开剂:乙酸乙酯 - 石油醚 = 1:1,紫外灯 254 nm 显色,4 - 氰基吡啶 Rf≈0.6,产物4-氰基吡啶 N-氧化物极性更大,Rf≈0.3,直至原料斑点完全消失)。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缓慢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 mL)淬灭过量的 m-CPBA(产生二氧化碳气泡,需缓慢加入),搅拌 15 分钟后转移至分液漏斗,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有机相,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10 mL / 次),合并所有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约 2 g)干燥 2 小时。过滤除去干燥剂,将滤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在 30℃、0.08 MPa 真空度下蒸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粗产物;将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乙酸乙酯 - 石油醚 = 2:1),收集对应目标产物的馏分,旋干后得到白色结晶固体状的4-氰基吡啶 N-氧化物纯品,产率约 80%-85%,产物结构可通过 ¹H NMR(CDCl₃中 δ 8.72(d, J=6.0 Hz, 2H)、7.85(d, J=6.0 Hz, 2H)为特征峰)及红外光谱(ν=2220 cm⁻¹ 为氰基伸缩振动,1240 cm⁻¹ 为 N-O 伸缩振动)验证[1]。
图二 4-氰基吡啶 N-氧化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1]Ronco C ,Sorin G ,Nachon F , et al.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Huprine derivatives as human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13):452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