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种从中国草药植物中提取的肽醛类化合物,属于天然的三萜类蛋白酶体抑制剂。它通过共价结合到20S蛋白酶体β亚单位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蛋白酶体的功能,进而有效阻断26S蛋白酶体复合体的蛋白水解活性,抑制裸鼠模型中人前列腺癌的生长。它可以通过上调PK-15细胞中的干扰素水平从而抑制CSFV在体外的复制。可见MG132具有潜在的抗病毒能力。

图一 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
药理作用
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蛋白酶体复合物的水解活性,在调节细胞内诸多生物学过程及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体外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此外,MG132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体外复制,同时能够潜在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复制。它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的受体降解促进缺血大脑中的线粒体自噬从而拯救缺血性脑损伤。还可以通过抑制滑膜蛋白1降解下调HMGB1并促进NRF2/HO-1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RABV是一种典型噬神经性病毒主要攻击宿主的脑神经组织,故MG132具有抗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的潜力。
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26S蛋白酶体的活性,导致细胞内一些重要的病毒复制相关蛋白的降解受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减缓或阻止病毒蛋白的合成和病毒颗粒的组装,从而降低病毒的复制效率,推测MG132可能通过抑制蛋白酶SQSTM1的降解影响自噬-溶酶体途径从而减少RABV的体外复制,选择了狂犬病病毒毒株SC16在神经元细胞系N2a及BSR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MG132在SC16感染时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果进一步表明MG132具有体外抑制RABV复制的潜力。细胞毒性实验证明MG132在5μmol/L的浓度下均不会对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它诱导早衰蛋白清除中所用剂量一致。该药物可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发挥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有望成为治疗狂犬病的新型药物[1]。

图二 不同浓度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不同RABV毒株感染N2a或BSR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迟瑛琳,杨诺,谢渊,等.MG132对狂犬病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病毒学报,2025,41(04):1131-1141.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2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