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苏氨酸半水合物是含半分子结晶水的DL-苏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衍生物,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DL-苏氨酸半水合物作为DL-苏氨酸的水合形式,外观多为白色斜方晶系晶体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且味微甜。熔点在255-257℃之间,加热到该温度区间会分解。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达200g/L,极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相关信息
1、冯美卿等人以甘氨酸、乙醛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甘氨酸铜路线合成DL-苏氨酸,还改进了相关操作工艺,并通过红外光谱、熔点测定等方式对产物及中间体进行鉴别。虽然未直接针对半水合物,但DL-苏氨酸的合成工艺优化可直接应用于DL-苏氨酸半水合物的制备,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1]。
2、廖晓垣聚焦DL-苏氨酸的光学拆分技术,为从DL-苏氨酸(含半水合物形式)中分离出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L-苏氨酸提供了实验方法,其拆分思路和工艺对DL-苏氨酸半水合物的精制提纯有重要参考价值,被后续苏氨酸异构体研究多次引用[3]。廖晓垣还测定了苏氨酸包括DL-型在内的多种光学活性异构体的基础物性,如熔点、红外光谱特征等。其中DL-苏氨酸的物性数据可作为DL-苏氨酸半水合物的对照参考,为该水合物的结构和纯度鉴定提供了基础依据[2]。
3、Scalone等人研究探讨了游离氨基酸、寡肽等对美拉德反应中吡嗪生成的影响,其中DL-苏氨酸作为实验所用的游离氨基酸之一,其参与反应的特性可类比到DL-苏氨酸半水合物。该文献为理解DL-苏氨酸半水合物在食品加工(如焙烤、调味)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行为,以及其对食品风味物质生成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持[4]。
参考文献
[1]冯美卿,康怀萍,刘红梅,翟超进.DL-苏氨酸的化学合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22(2):22-24.
[2]廖晓垣.苏氨酸的化学合成(Ⅲ)──几种光学活性异构体的基础物性[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5,17(2):1-4+18.
[3]廖晓垣.合成苏氨酸的研究(Ⅳ)──DL-苏氨酸的光学拆分[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5,17(4):4-8.
[4]Scalone, Gustavo Luis Leonardo, Cucu, Tatiana, De Kimpe, Norbert, et al. Influence of Free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and Polypeptides on the Formation of Pyrazines in Maillard Model System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5,63(22):5364-5372. DOI:10.1021/acs.jafc.5b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