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己酸孕酮,又名长效黄体酮、己酸羟孕酮、羟孕酮己酸酯等。是一种重要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流产、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慢性前列腺肥大症等。现阶段国内外公司都是采用经典的合成路线:以17a-羟基黄体酮和己酸酐反应,经过酯化得到双酯化物,再经过醇解反应得到己酸孕酮粗品,将得到的粗品再用乙醇精制得到己酸孕酮精品。其合成路线为:第一步采用17a-羟基黄体酮与正已己酸酐反应,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得到双酯化物;第二步采用乙醇作溶剂,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将双酯化物醇解得到己酸孕酮粗品;第三步将己酸孕酮粗品在乙醇溶液中用活性炭脱色得到己酸孕酮精品。
合成方法
17a-羟基黄体酮20g,正己酸50ml,吡啶30ml,对甲苯磺酸3g,甲苯300ml,投入500ml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10~120℃之间反应3小时,取样TLC监控反应。17a-羟基黄体酮反应完全后作浓缩处理,作浓缩处理方法为减压浓缩出甲苯、吡啶和未反应完的正已酸。
浓缩结束后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00ml乙醇,5ml浓盐酸,升温回流,醇解1小时,取样TLC监控反应,双酯完全水解变成己酸孕酮后停止反应。冷却至5℃以下,过滤,烘干得己酸孕酮粗品23.5g,粗品收率为117.5%。己酸孕酮粗品用乙醇精制后得到己酸孕酮精品19.2g,己酸孕酮精品相对于己酸孕酮粗品的收率为81.7%,总收率为96.0%[1]。

临床研究
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EP)在低剂量或实际阈下致瘤剂量与γ射线联合应用具有相互加重协同致瘤作用,对从事放射线、核素工作的或受职业、医疗照射的并用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做为节育的妇女具有现实的重要参考意义。同时对它们的致瘤机制和预防其致瘤作用等方面均进行了整体动物细胞遗传学,DNA大分子生物学和自由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研究。该研究包括:①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加γ射线协同致瘤作用;②协同致瘤作用的机制;③抑制它们的致瘤性。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均达到预期目的。这些结果若被人们认识,必将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江苏远大信谊药业有限公司. 己酸孕酮的合成方法:CN201410267519.6[P]. 2014-09-03.
[2]复方己酸孕酮和γ射线联合致瘤机制和对其阻断的研究[Z].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