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3-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吲哚类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 methyl indole-3-carboxylate,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
合成方法
方法一:冰浴条件下将吡啶(0.42mL)加入到吲哚(0.77mmol)的四氢呋喃(THF)(10mL)溶液中,随后将三氯乙酰氯(0.58mL)的THF(5mL)溶液用恒压漏斗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混合液在25-30℃下搅拌12h。TLC监测反应完全后,用1M HCl(100mL)水溶液将反应淬灭,乙酸乙酯(3X100mL)为有机相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剂干燥,之后减压旋干乙酸乙酯,得残留固体。用分析天平称重残留固体(0.60mmol),后用甲醇(15mL)将其溶解,再加入KOH(1.5mmol),反应在65℃下回流5h后,再在25-30℃下反应1h,TLC监测,待反应结束后旋干反应液。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系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吲哚-3-甲酸甲酯[1]。

方法二:在反应瓶中,把3,3-二甲酸甲酯基吲哚啉23.5g(0.1mol) 加入喹啉150mL中,再加入氧化铜3g,在120℃加热反应2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再加入二氯甲烷200mL萃取反应液三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水200mL洗涤后浓缩,然后在丙酮和正已烷的混合液中(V丙酮:V正己烷=3:1)100mL中重结晶得到吲哚-3-甲酸甲酯16g,收率为91%;1HNMR(400MHz,DMSO-d6):δ10.37(s,1H),8.51-8.50(m,1H),7.92(s,1H),7.73(s,1H),7.32(s,1H),7.19-7.18(m,1H),3.88(s,3H);HRMS(ESI) :176.1849[M+H]+[2]。

方法三:在二氯甲烷(20毫升)中的N-苯基羟胺(436毫克,4.0毫摩尔)溶液中,加入丙炔酸甲酯(4.2毫摩尔),所得溶液用冰浴冷却至 0℃。一次性加入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22毫克,0.2毫摩尔),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减压除去溶剂,残留物经快速柱色谱(硅胶;正己烷/乙酸乙酯:70/30体积比)纯化,得到吲哚-3-甲酸甲酯(565.2毫克,收率80%),为类白色固体[3]。

参考文献
[1] 兰州大学. 新白叶藤碱衍生物在防治植物源病菌中的应用:CN201810647499.3[P]. 2018-12-28.
[2] 河南湾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新型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CN201810865923.1[P]. 2018-11-23.
[3] David Tejedor, Raquel Diana-Rivero, Fernando García-Tellado. A General and Scalable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Indoles[J]. Molecules, 2020, 25(23): 5595.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523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