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的优化合成方法

2025/9/26 11:59:38 作者:南星

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西酮的重要中间体,该药为德国默克公司首先上市,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感染的治疗,疗效优于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故合成纯度合格的头孢西酮中间体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备方法[1]

1、3,5-二氯-4-吡啶酮(3)的制备

(1)重氮化及水解:500mL三颈瓶加入6mol/L硫酸230mL,搅拌下加入4-氨基吡啶(37.6g,0.23mol),降温至5℃时,滴加亚硝酸钠溶液80mL(29g,0.42mol),当亚硝酸钠溶液滴加至约20mL时,体系变浑浊油,加毕,控温度在0~5℃搅拌1h。另取1L三颈瓶,加入180mL水,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升温至110℃时,缓慢滴加重氮反应液,滴加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7~105℃,加毕后搅拌1h,移出,室温条件下搅拌15h。

(2)氯代:将水解液冷却至8℃后,通入氯气(316mL浓盐酸缓慢滴加到75.1g高锰酸钾中),反应液由浅黄色变成无色,约通入理论量一半的氯气后,缓慢析出固体,整个过程温度维持在0~5℃,8h后,氯气通毕,过滤,冰水洗涤固体,真空40℃干燥8h,得3,5-二氯-4-吡啶酮白色固体35.3g,摩尔收率55.51%。

2、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TM)的制备

1L三颈瓶内加入3,5-二氯-4-吡啶酮(98.4g,0.60mol)、溴乙酸(93.6g,0.68mol)、氢氧化钠(55.2g,1.38mol)和水(960mL),加热,温度维持90℃搅拌5h,移出,冰水冷却至室温,用10%盐酸调节pH至1.5,5℃保温2h,过滤,冰水洗涤3次,抽干,真空40℃干燥8h,得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类白色固体114.4g,摩尔收率85.7%。

3、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TM)的精制

3,5-二氯-4-吡啶酮乙酸(147g,0.67mol)溶于1.3L水中,加碳酸钠固体(35g,0.33mol),全部溶解后加活性炭10g脱色,过滤,水洗2次。用200mL 3mol/L盐酸调溶液pH至1.5,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冰水洗2次,真空40°C干燥8h,得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白色固体121g,含量为98.71%。

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的制备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明波,汪令,贾爱琼,等. 3,5-二氯-4-吡啶酮乙酸合成工艺优化[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5):360-362. DOI:10.3969/j.issn.1001-8689.2017.05.008.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4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3,5-二氯-4-吡啶酮-1-乙酸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