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基-3-甲基吡嗪的应用

2025/10/28 9:22:06 作者:南星

2-乙基-3-甲基吡嗪是一种含氮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属于吡嗪衍生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天然存在于咖啡、榛子、花生、土豆、坚果等食物中。2-乙基-3-甲基吡嗪可由乙二胺和2,3-戊二酮为原料,经脱水缩合反应,再脱氢而得。

2-乙基-3-甲基吡嗪

应用

1、陈晶晶等人以过氧化叔丁醇为氧化剂,以钴(Ⅱ)与含N配体为催化体系催化氧化2-乙基-3-甲基吡嗪(EMP),提出一种具有放大应用前景的2-乙酰基-3-甲基吡嗪绿色制备方法。考察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种类、配体种类、溶剂、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2-乙基-3-甲基吡嗪转化率可达58.8%,2-乙酰基-3-甲基吡嗪(AMP)选择性92.2%。研究了该反应体系催化氧化2-乙基-3-甲基吡嗪的反应机理,建立了该反应的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工业放大前景,但反应温度的控制是放大过程的关键因素[1]。

2、杨莹等人利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2-乙基-3-甲基吡嗪(NEMP)的相互作用。应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及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获得3个不同温度下(288、298、308K)两者的猝灭常数(KSV)、结合常数(Kq)、结合距离(r)和热力学参数(△H,△G和△S)等。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下,BSA和2-乙基-3-甲基吡嗪均能相互结合生成新的复合物,且属于静态猝灭;结合距离小于7nm;同步荧光显示2-乙基-3-甲基吡嗪对BSA的构象产生影响,主要是对其中酪氨酸残基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紫外光谱中BSA的最大吸收峰向较短波长偏移,BSA与2-乙基-3-甲基吡嗪之间形成了基态配合物[2]。

3、以α-Keggin型硅钨酸、碳酸铜和2-乙基-3-甲基吡嗪(pyz)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Cu4(SiW12O40)(pyz)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2.23838(4)nm,b=1.38687(3) nm,c=2.15107(3)nm,α=β=γ=90°,V=6.6777(2)nm3,Z=4,F(000)=6408,Dc=3.598g/cm3。该化合物中一价铜离子首先被2-乙基-3-甲基吡嗪配体连接成波浪型的一维链状结构,而(SiW12O40)4-阴离子作为三齿配体进一步连接这些链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3]。

参考文献

[1] 陈晶晶,王莹淑,余珺,等. 钴(Ⅱ)催化2-乙基-3-甲基吡嗪绿色氧化方法[J]. 有机化学,2020,40(1):78-83. DOI:10.6023/cjoc201908001.

[2] 杨莹,胡琬岚,刘丹,等. 光谱法研究2-乙基-3-甲基-吡嗪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21,51(1):68-72. DOI:10.19342/j.cnki.issn.1009-9212.2021.01.017.

[3] 刘海燕,乔秀丽,孙红梅,等. 三维开放框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u4(SiW12O40)(Pyz)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 化学试剂,2012,34(4):363-365,368. DOI:10.3969/j.issn.0258-3283.2012.04.018.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3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2-乙基-3-甲基吡嗪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