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托蒽醌是一种化疗药物,被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其中主要包括远端转移的乳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盐酸米托蒽醌一般与泼尼松被合用于远端转移的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二线治疗,这种联合疗法曾是一线治疗方法,直至最近被效果更好、患者生存期更长的多西他赛/泼尼松联合疗法取代。

图1 盐酸米托蒽醌的性状图
作用机制

图2 盐酸米托蒽醌的化学结构式
盐酸米托蒽醌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来干扰癌细胞DNA复制、转录与修复。它还能嵌入DNA双链的碱基之间,从而阻碍肿瘤细胞分裂。在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中米托蒽醌则是起到了免疫抑制剂的作用。[1]
适应症
盐酸米托蒽醌主要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尤其是继发进展型。它并不能够治愈多发性硬化症,但能够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并延长复发缓解型和进展复发型的复发之间的间隔时间。盐酸米托蒽醌通过结合DNA抑制核酸合成,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适用于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急性白血病等实体瘤,常用静脉滴注给药。临床剂量因适应症而异,如恶性淋巴瘤每日5mg/m²连用3日。
副作用
与蒽环类药物一样,盐酸米托蒽醌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其中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为延迟性作用。盐酸米托蒽醌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不可逆的心肌病,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因此用药时必须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由于心脏毒性的缘故,盐酸米托蒽醌有着由身体表面积决定的终生剂量限制。盐酸米托蒽醌的禁忌症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及孕妇。不良反应涵盖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2]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李春雷,赵曦,等.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的药效学、药动学及组织分布[J].药学学报, 2010, 12 :5.
[2] 赵倩等.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的药效学及毒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