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食管癌发病率位居全球常见癌症的第8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6大原因。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两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占食管癌的95%以上。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但其预后仍然很差,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8%。在临床上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整体生活质量的关键,而这就需要进一步了解食管癌的发病机制。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基因水平上有别于细胞凋亡、自噬和坏死,诱导铁死亡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策略。研究发现,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如青蒿素、艾门冬酰胺黄酮、芦荟大黄素、没食子酸、二氢异丹参酮 I 等)通过铁死亡作用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圣草次甙(Eriocitrin)是一种天然的类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因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抗寄生虫和心脏保护作用等而受到关注。圣草次甙可通过触发铁死亡抑制肺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在肝细胞癌中,圣草次甙可通过促进ROS的合成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然而,圣草次甙在食管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明确[1]。

圣草次甙的性状
抑制STAT3/GPX4通路诱导食管癌KYSE30细胞铁死亡
STAT3信号通路促进ROS的产生,从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本研究也发现,圣草次甙能够抑制食管癌KYSE30细胞中STAT3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同时,STAT3过表达能够诱导GPX4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圣草次甙在食管癌KYSE30细胞中的铁死亡诱导效应。因此,圣草次甙可能通过抑制STAT3活化来阻断GPX4的表达,从而诱导铁死亡。本研究发现,STAT3过表达能够降低食管癌KYSE30细胞中ROS、MDA和Fe²⁺水平,升高GPX4、GSH水平,且铁死亡抑制剂Fer-1可恢复STAT3的表达,表明STAT3可抑制食管癌细胞铁死亡。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圣草次甙能够抑制食管癌KYSE30细胞中STAT3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且STAT3过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圣草次甙在食管癌细胞中的铁死亡诱导效应,表明抑制STAT3/GPX4信号通路可能是圣草次甙诱导食管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之一[1]。
参考文献
[1] 江蒲,张娜,高坤,等. 圣草次苷通过抑制STAT3/GPX4通路诱导食管癌KYSE30细胞铁死亡 [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5, 32 (03): 28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