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曲林是一种新型的口服NaV1.8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外周神经系统NaV1.8发挥镇痛作用,无成瘾风险,于2025年1月30日在美国FDA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急性疼痛。该药物的活性成分分子式为C21H20F5N3O4,相对分子量为473.39。

作用机制
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NaVs)是一种膜蛋白,主要负责疼痛信号传递。哺乳动物体内存在9种NaV亚型(NaV1.1~NaV1.9),分布于神经系统、心脏、骨骼肌和平滑肌等不同组织。现阶段,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通过非选择性阻断NaV发挥疗效,安全性低。已知NaV1.8特异性表达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而在脊髓和大脑中不表达,因此抑制NaV1.8可以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且无成瘾风险。药理学研究表明,苏泽曲林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通过变构机制选择性结合NaV1.8的VSD2位点,阻断疼痛信号向脊髓和大脑传递,在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方面效果显著,耐受性好,且无成瘾风险[1]。

安全性评价
在中重度急性疼痛患者中,苏泽曲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恶心、头痛、便秘、头晕和呕吐,这些症状可通过对症治疗或自行缓解,无须停药。已公开报道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苏泽曲林高剂量组的停药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和酒石酸氢可酮/对乙酰氨基酚组,且未出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表明苏泽曲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最大推荐剂量2倍给药时,未见临床显著的QTc间期延长。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安全性尚未明确,是由于苏泽曲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亦可能在乳汁中分泌,因此建议使用该药品期间及停药后28d内采取避孕措施,但是否继续母乳喂养还需要临床权衡利弊后决定。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苏泽曲林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00mg,整片吞服,请勿咀嚼或压碎;在进食前至少1h或进食后2h空腹服用。首次给药后12h起,每12h口服50mg维持剂量,随餐与否均可。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的疗程一般不超过14d。苏泽曲林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根据18~75岁患者的药动学分析,年龄对苏泽曲林没有相关影响,可按推荐剂量用药。
注意事项
①漏服苏泽曲林一剂应尽快补服,漏服两剂及以上则补服100mg,两种情况均需按原定时间服用下一剂;②服用强效CYP3A抑制剂、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及肾衰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患者禁用;③服用中效CYP3A抑制剂或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患者需采用分阶段给药方案(第1剂空腹100mg,第2~4剂每12h 50mg,第5剂起每24h 50mg),服药期间应避免服用葡萄柚制品;漏服一剂应尽快补服,若下一剂在6h内则按原计划服药;④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及肾功能不全患者(eGFR>15mL/min)无须调整苏泽曲林的给药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苏泽曲林作为CYP3A同工酶的双重作用分子(诱导剂及底物),与CYP3A相关药物及激素避孕药联用时,需特别注意药动学相互作用风险。基于上述药理学特性,现将关键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临床处置建议进行总结。①CYP3A抑制剂联用风险:苏泽曲林作为CYP3A代谢底物,清除率受同工酶活性调控;与强效CYP3A抑制剂(伊曲康唑、克拉霉素等)联用可导致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引发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联用中效抑制剂(环丙沙星、地尔硫草等)时,建议将苏泽曲林剂量下调以维持治疗窗。②CYP3A诱导剂相互作用:强效(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及中效(波生坦、依法韦仑等)CYP3A诱导剂可通过增强酶活性降低苏泽曲林的血药浓度,应避免联合用药63CYP3A底物药物影响:苏泽曲林作为CYP3A诱导剂可加速同工酶底物(咪达唑仑、辛伐他汀等)的代谢清除,导致治疗效应减弱。建议在苏泽曲林给药初期及停药阶段,可根据临床症状或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对联用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④激素避孕药配伍指导:苏泽曲林对炔雌醇/左炔诺孕酮复方制剂无显著影响,联合用药时无须调整剂量;但对于与其他孕激素避孕药联合使用时,苏泽曲林可能通过非CYP3A途径降低避孕效能,建议在治疗期及停药后28d内采取双重避孕策略如避孕套联合激素避孕或转换为炔雌醇/左炔诺孕酮复方制剂[1]。
参考文献
[1]王钰然,郑丽,孙雪林,等. 中重度急性疼痛治疗药物——suzetrigine[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5,23(8):17-20. DOI:10.3969/j.issn.1672-3384.2025.08.004.